虽然今年3月迎来了“小阳春”,但房地产企业大多没有像从前那样“捂盘惜售”。当前主流开发商都在加紧去库存。各家公司纷纷制定了去库存目标,将库存进行具体分类,比如长期库存、低效库存、滞重资产等。以万科、保利、绿城、阳光城、泰禾、蓝光发展和招商蛇口为统计样本,计算这些房企在一线、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21.95亿元、45.63亿元和4.98亿元。
四个一线城市中,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被统计在内的房地产企业在广州的计提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10.9亿元,为所有城市中最高,在北京、上海的计提金额分别为0.57亿元、6.58亿元,在深圳暂无计提。二线城市方面,所统计房企在南京、厦门、合肥、佛山、珠海、大连等17个城市有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其中厦门计提金额最高,为8.106亿元,包括泰禾8460万元、阳光城1.57亿元,以及保利5.69亿元。
在过去两年房价上涨最快、市场火爆的二线城市厦门、西安、成都,是计提最多最频繁的。此外,2016-2017年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高的城市如西安,更加不被房企乐观对待。三四线城市中,所统计房企在宁德、莆田、大庆等城市中的计提准备金额较低,大多不过亿。两个逾亿元的项目均在万科名下,分别是1.8亿元的南充金润华府和1.3亿元的镇江蓝山花园。
此外,华夏幸福2018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12亿元,其中,对开发成本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87亿元,对完工开发产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485.61万元。计提项目主要位于廊坊市、香河县、嘉善县等区域,显示环京津楼市增长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