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来,在持续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打压下,房地产企业的拿地积极性下降。易居克而瑞发布的数据指出,2018年销售TOP100房企拿地总货值超过10万亿元,较2017年降幅达到13%。2018年TOP100企业拿地销售比为0.38,较2017年0.59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百强房企在拿地上投资金额减少,整体投资态度趋于谨慎。各梯队来看,无一例外大幅下滑。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一方面是这些房地产企业在2018年销售规模增长较快,例如富力、金科早在2018年前十月业绩就已经突破千亿,另一方面,对市场持谨慎态度,导致房企在投资拿地上相对保守,如阳光城、泰禾、融信等企业拿地金额较去年下滑幅度较大。
受此影响,2018年土地市场的平均楼面价溢价率都有所下滑,流标、流拍现象明显增多。比如,一向地块推出便受到争抢的上海、杭州、苏州等热点城市,都遇到了无人报名导致地块流拍的现象。在土地市场较为火爆的三四线城市,土地整体溢价率也明显下降。到2019年,情况并未有明显好转,低溢价率仍是市场常态。
2018年12月以来,山东菏泽、广州、珠海等地曾对楼市政策进行微调,并引发“松绑”的猜想。北京、天津此番在土地出让环节的微调,不能被视为“松绑”的延续。“谨慎投资”仍是未来的主旋律。“当前市场向下的趋势并未出现实质性逆转,融资紧仍然是房企扩张的拦路虎,多数城市市场也未明显见底,地市、楼市继续降温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无论是龙头房企还是中小房企,整体的投资态度都将进一步趋于保守,安全过冬成为房企的共识。
去年11月以来,房企融资闸门一度开启至今,不少房企借机补充资金。但由于融资成本较高,这并不能改变企业在拿地和投资中的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