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深圳近年来公开招拍挂的住宅土地极少,旧改成土地开发主要动力。而从今年上半年深圳宅地出让的情况来看,限售和租赁用地有望成为今后住宅用地出让的主要方式。今年上半年深圳共出让26宗土地,出让金额109亿元,同比降低67%。其中住宅用地为4宗。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土地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深圳一口气出让4宗居住用途土地,分别位于龙岗和坪山。总建面超过25万平方米,全部采用“单限双竞”的办法挂牌出让,起始金额17.48亿元,最高限制总地价25.985亿元。其中只有1宗用地可用于销售,而且还有一个前置条件:施行限售政策,限售期为5年;剩下4宗均为“只租不售”用地。
最终,5年限售地块由中海地产以12.5亿元竞得,楼面价为25493元/平方米;1宗“只租不售”地块被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竞得。位于宝安区西乡和福永的两宗住宅用地挂牌出让,起始价分别为20.6亿元和7.34亿元,最高限价26.78亿元和9.54亿元,同样采用“单限双竞”方式出让,即:限成交地价、竞成交地价、竞人才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面积。
随着政策调控趋严,深圳市各种限竞房、保障房在住房供应中的比重逐渐增加。今年土拍中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频频现身,将建设共有产权房、人才房、安居房等多种物业类型的居住用地收入囊中。
甚至,深圳人才安居集团还以18.84亿元拿下东莞塘厦3.9万平方米商住地,用来建设深圳的人才住房。这被业内解读为深圳在“借地建房”上打响了第一枪。今年8月份,深圳《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中提出,至2035年,深圳将新增住房170万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占总量60%左右,总量不少于100万套。
不难看出,要完成上述公租房的建设目标,未来深圳土地供应将呈现一定的结构性调整倾向,即在供应端即提出限竞、共有产权、保障房、安居房等要求,达到增加这类住房供应比例的目的。另一方面,“限房价、竞地价”出让的土地也有利于降低房企的拿地成本,从而避免将高拿地成本转嫁到购房者身上、提高房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