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0城土地市场平均溢价率则为4%,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开发商拿地积极性在全面退烧。今年楼市热点城市溢价率基本在10%左右,明显低于2015-2017年平均30%的溢价率。除了上述北京11月地市首拍以外,北京出让三宗地块,其中朝阳区两宗限房价竞地价的地块溢价率为17%和26.92%,而石景山地块则底价成交。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土地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再以此前土地出让金超2300亿稳居全国第一的杭州为例,10月杭州主城区出让的6宗住宅用地(含3宗纯租赁用地)中,仅有余杭区的一宗地块以14.7%的溢价成家,其余地块均零溢价底价成交。在溢价率普遍进入5%以下的“零增长区间”的同时,土地流拍情况仍在继续。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共流拍446宗住宅用地,总规划建筑面积5645万平方米,约是2017年全年流拍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的1.8倍。
武汉原计划挂牌出让6宗地块,仅3宗成交;沈阳土地市场3幅地块因无人报名而流拍;10月24日上午,福州4幅地块因竞买人数不足,全部宣布流拍。随着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回笼周期变长,拿地越发谨慎,而政府方面加大了供地力度,市场供需结构的变化,使得地市进入“零增长区间”,也导致了土地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
政策层面,对开发商的要求还在细化。南京、杭州、中山等地都出现了限定地价和现房销售要求,这增加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或将迫使开发商更加谨慎拿地。开发商层面,资金压力持续看涨的背景下,中小开发商的拿地意愿进一步下滑。1-10月,销售TOP10开发商新增拿地货值占百强52%,其中TOP3企业碧桂园、恒大、万科三家的新增土储就占到百强的四分之一,规模效应明显。
多重逼迫下,开发商在拿地方式上开始出现了一些新模式。以前述北京昌平地块为例,张大伟认为,此类使用者直接参与这部分土地的开发,可以降低开发商拿地的资金成本,将可能在未来土地市场频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