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多笔房地产融资计划被中止或终止审查。10月7日合生创展公开发行2018年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宣告终止发行。该债券的拟发行金额为100亿元,品种为小公募,承销商为中泰证券、光大证券。募集说明书称,募集资金将用于发行人住房租赁项目建设、偿还住房租赁项目贷款及补充营运资金等法律法规允许的用途。
其中,70亿元拟用于发行人住房租赁项目建设或偿还住房租赁项目贷款,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30亿元拟用于房地产补充营运资金。北京鸿坤伟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亿元的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也被终止审查。大中型房企也在“被拒”名单之列,如,今年5月底上交所信息披露显示,房地产龙头企业碧桂园拟发行的“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状态变为“中止”。此外花样年50亿元的租赁住宅专项公司债券、富力地产60亿元的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金融街50亿元的公司债等等也都遭遇“拦路虎”。
严厉的监管下,房企融资渠道越来越窄。根据同策研究机构数据显示,9月份,40家典型上市房企融资总额为443.11亿元,跌破“黑五月”最低值451.17亿元,再创2018年全年度新低。房企融资遇冷,主要还是受到政策面严控的影响,对于各类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监管依然保持较大的审查力度。类似融资政策收紧,也是希望房企主动进行降价销售,将依靠外部输血变成依靠自身造血。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融资渠道收紧的背景下,还债高峰又接踵而至。受2016年大规模发债影响,今年起房企亦进入偿债高峰期,据恒大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6月底,除民间融资和类金融机构贷款,房企有息负债余额约19.2万亿,规模从大到小依次是房地产开发贷、委托贷款、信托融资、信用债、并购贷、海外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分别为9.6万亿、2.8万亿、2.4万亿、2.2万亿、0.6万亿和0.3万亿。
2018年下半年到2021年是集中兑付期,债券到期规模分别为2.9万亿、6.1万亿、5.9万亿和3.4万亿,2022年及以后总计仅0.9万亿。其中,规模最大的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贷款在未来4年集中到期;公司债2015-2016年集中发行,也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密集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