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发家于江浙一带的两家房地产公司德信地产和银城地产相继在香港递交上市申请,若算上此前已经挂牌或正在排队的地产同行,今年拟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已经逼近10家,密集程度远超过往,且基本都是小体量企业。同期,房地产市场面临的调整让资本市场的态度发生改变,新近上市公司的估值较过去大幅折让。今年7月完成发行的弘阳地产每股净资产为4.07港元,但最终以每股2.28港元定价,为招股价2.18港元至3.18港元之下限,集资净额约17.12亿港元,定价折让幅度极大。挂牌后股价有所上涨,但截至9月25日,该股市净率也仅为0.67。
目前,大发地产、美的置业等公司仍处于排队挂牌状态,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最终房地产发行情况仍未可知。但资本市场的风向已然确立,要么放弃,要么贱卖,将是大概率事件。过去几年,宽松的流动性刺激着房地产公司急速膨胀的味蕾,几家大公司杠杆扩张的示范效应更助长着中小房企做大做强的野心,越来越多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喊出500亿甚至1000亿的目标。
然而,资金的闸门说关就关,嗷嗷待哺的公司集体陷入缺钱的泥潭,上市,成为解开融资死结的最后一根稻草。2018年以来,在上市门槛更为宽松的港交所,已经先后迎接了包括正荣地产、美的置业、弘阳地产、万创国际、大发地产、万城控股、恒达集团、银城国际、德信地产在内的多家房企挂牌或等待挂牌。
对于地产公司来说,其上市门槛并不高。只要在财务上满足三项测试组合中的任何一组,都可以实现上市愿望。以第一条盈利测试为例,只需要“上市前一年盈利大于等于2000万港元、上市前2~3年累计盈利大于等于3000万港元,且预计上市时市值大于等于5亿港元”,以及其余控制权、管理层稳定,发行公众持股数达到条件等。对于年销售动辄几十亿到几百亿的地产企业来说,经营绩效的条件十分容易达到。唯一剩下的问题,只是有没有足够的投资者买单,以及公司所有人能否接受市场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