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4428万平方米。不仅创下近48个月的新低,与最高点时(超过7亿平方米)相比,下降了近3成。其中,住宅待售面积仅为26869万平方米。这一规模仅相当于2017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18.6%。换句话说,按待售面积计算,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只有2.2个月。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商品房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商品房去库存策略需要调整并且正在调整为补库存了。在始于2015年末的这轮“去库存”中,棚改货币化安置也是重要手段。就在长春取消棚改货币化安置之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行长王玉玲已经撰文指出这一问题。
房企是此轮去库存进程的最大受益者。2016年和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规模连续两年创历史新高。多数上市房企也实现了销售业绩的大幅增长,行业平均利润率也有所提升。但一个相悖在于,在行业的库存规模下滑的同时,上市房企的存货规模却在增长。
截至今年上半年,110家A股上市房企的存货为4.7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300亿,增幅约为9%。与2016年末的水平相比,增幅约为28%。这种反差并不矛盾。国家统计局以“待售面积”作为库存的统计口径,意指已竣工但未销售的部分。而A股的“存货”指标,既包括土地储备,也包括已开工和竣工未售部分。因口径不同,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但这也侧面反映出房企补库存的积极性很高。
上市房企的存货水平能否反映出行业现状还有待商榷。因为上市房企多为行业里的头部企业,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头部房企实现规模和市占率的提高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