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背后,是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瓶颈突破。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张宏伟认为,对于一线城市而言,存量用地由于涉及拆迁、土地转性等,开发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探索新模式,引入市场化运作,若纯粹按照拆迁安置补偿,解决难度已增加。
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土地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上海土地市场热度有所减缓,土地供应不多,而从去年开始上海有关部门就不在年初公布年度供应计划了。“这对稳定预期不太有利,另外,现在土地准入门槛高,不少房企评分都可能不达标,所以现在拿地的基本都是大房企或者国企央企”。卢文曦认为,上海在土地集约上的做法,恰恰给予了城市更新释放的机会。“别看商办地块,这两年房企也在谋转型,加上市区地块,稀缺度比较高,所以感兴趣程度还是高的”。
此前上海城市更新的限制条目较多,现在由于新增建设用地较为紧张,而开始加快部分项目的建设进度。据其透露,前几年上海平均每年新增建设用地都在10平方公里,现在逐渐有所下调,到2020年大约在每年新增5平方公里。换言之,每年盘活5平方公里的存量土地,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除了加速存量用地盘活外,上海在新出让的土地上还提出要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网易上海分公司以19.6亿元、楼板价2.55万元/平方米拿下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滨江板块的1宗商办地块,地价不高但上海国土部门对地块开发设置了较高条件,具体包括地上地下空间利用、自持年限、导入产业、研发投入强度等方面。
这是主管部门有意鼓励和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体现。近年来上海在经营性用地出让中,一改过去单纯通过提高容积率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做法,转而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将项目建设、运行质量与综合效益等相关要素纳入土地出让合同管理中,通过土地核验、定期评估、诚信管理等,进行全过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