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尤其是10月以后,建行、工行、中行以及几大股份制银行,纷纷与知名房企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授信动辄几百亿。国有大银行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签订的融资支持额度,还是高达数千亿。加起来,金融机构宣布计划投入支持租赁住房的信贷额度,早已是万亿级别。
目前宣布大规模进入租赁住房市场(长租公寓)的房企,第一阵营的有碧桂园、万科,第二阵营的代表性企业有龙湖、旭辉等,房地产服务机构有世联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这些知名企业都已将长租公寓列为企业发展的主航道(主赛道)。它们都是久经历练的企业,并不傻,在没有看清盈利模式之前,竟然投入巨大资金和资源押注于长租公寓?从经济理性看,仅仅是国家层面的号召无法解释。
龙湖住房租赁专项公司债券获得批准,发行总规模不超过50亿元,期限不超过15年,此为首单住房租赁公募债券。在此之前,保利额度50亿的住房租赁REITs、碧桂园额度100亿的住房租赁REITs等,先后获准发行。这并非偶然,而是明确代表了监管部门鼓励性的意向。说白了,知名房企的住房租赁业务,融资渠道是畅通的。
为何如此关注住房租赁市场?回答是,在楼市严厉调控的背景下,开发贷款空间受到抑制,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的《中国金融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汽车金融规模有限,而住房租赁是中央倡导,是另一个万亿级市场,必须提前布局卡位。其实,这个思路与前述知名房企惊人的一致。如果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住房租赁市场肯定是厮杀激烈的红海;但在住宅销售市场隐现天花板,而国家鼓励租赁市场的背景下,哪怕短期内盈利模式不确定,先行一步布局,却有可能赢得商机。商业的本质就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