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场的风险相对较大,企业大多是组团联合拿地。如果此时还敢于拿高价地的话,“几乎看不到盈利的可能”。在房地产黄金时代,土地款投入与销售货值之间产生的配比关系是1:3。如果是好地,配比关系是1:2。但如今北京有些地块的配比关系已经降至1:1.3或者1:1.4。这意味着在地产黄金时代,10亿元买来的土地可产生30亿元销售货值的量,10亿元买来的优质地块可产生20亿元销售货值。如今在北京、深圳等城市,10亿元买的地只能产生13亿元左右销售货值,“土地红利已经消失”。
泰禾宣布收购北京侨禧投资有限公司剩余51%股权,从而全盘接过旗下项目,该项目前身为华侨城于2015年初获得的83亿丰台“地王”。这一项目虽然赶上2016年的北京楼市“大年”,但仍然举步维艰,凸显出高价地项目的运营困境。在经过2016年和2017年的销售高峰后,今年将迎来楼市“小年”已经成为共识。由于预感到可能到来的降温,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土地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企业对土地的预期也在下降。如郑州的2宗地块虽然设置了最高熔断价格,但最终的成交价都低于这一水平。
虽然去年以来的溢价率偏低,但这是土地底价普遍提高的结果,并造成房企拿地的实际成本并未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的盈利空间会进一步被压缩。大多数房企在2017年大量拿地,并使得负债提高。而根据此前的融资情况,房企在2018年和2019年将有大量贷款到期。因此,出于平衡资金的考虑,企业紧缩银根、谨慎拿地有其道理。由于2014年到2016年间,房企拿地面积始终保持负增长,加之2016年和2017年销售向好,大多数机构认为,库存大量消耗后,房企在2018年对土地的需求仍然较大。
将使得今年的土地市场继续平淡。2018年的土地交易热度可能低于2017年,低价成交可能继续成为主流,而流标、流拍现象将会增多。其中,房企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拿地,会使得土地招拍挂市场出现一定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