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2009年开始启动共有产权房工程。这种房子最大特点是带有一定保障性质,价格比市场化的至少便宜一半。比如2014年宝山美兰湖区域的经适房每平方米价格7000多元,但是同区域的商品房价格差不多在每平方米20000元。
截至2016年底,上海市已供应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约8.9万套。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商品房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上海商品房先后数次放宽准入标准,使得受益群体不断扩大。到2016年,上海拥有购买共有产权住房的市民条件已放宽至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5平方米以下,收入和财产标准为3人及以上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6000元以下、人均财产18万元以下,2人及以下家庭再放宽20%。上海几乎每年都有共有产权住房申请,而且每年保障的范围都在扩大,满足了很多想改变居住条件但经济实力又不是很强的居民。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房制度实行住房和经济“双困”标准,其主要特点是实行“共有产权”的运作机制,政府和购房人按照各自投入确定产权份额比例;购房人5年内不得转让房屋,5年后按规定上市转让的,政府有优先购买权,购房人和政府按各自的产权份额分配上市转让收入。
显而易见,“共有产权住房”的推出,增加了一种住房供给。从近期来看,这一政策对于稳定房价预期将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而从长期来看,又可以成为房地产长效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共有产权住房深层次的意义是,进一步落实“房子是用来住的”定位,是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很多地方都在探索建立“租售并举”、“租售同权”的新的住房体系。
长效机制的建立,需要包括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相关财税改革、住房金融改革等在内的一系列制度建设的逐步推进。预计明年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具体政策就会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