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地储备规模看,截至8月份,50个典型城市中,有30个城市的土地储备规模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正增长,其中无锡、中山和惠州等城市的土地储备规模同比增幅较大,分别为255%、182%和139%;另外有20个城市的土地储备规模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跌,其中泉州、东莞和珠海等城市的土地储备规模同比跌幅较大,跌幅分别为59%、56%和44%。
另外,在8月份,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土地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全国50个城市土地储备去化周期为14个月,和7月份持平。这意味着,若按照当前商品房销售的节奏,此类土地储备面积14个月后就可以消化完毕。据悉,以当月土地储备总规模/过去6个月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平均值来定义城市土地储备去化周期。从历史经验看,土地储备去化周期大于18个月说明相应城市的土地储备规模偏大,供地节奏可以适当放缓;而小于18个月则说明土地储备规模相对偏小,需要积极增加土地储备。
50个城市中,有38个城市土地储备去化周期小于18个月。这说明这些城市土地储备规模是不足的,后续需要积极增加供地。具体城市来看,包括东莞、泉州和沈阳等城市的去化周期相对较小,均为4个月左右的水平。受房屋销售市场持续升温等因素的影响,自2015年第四季度开始,土地储备去化周期持续走低。而到了今年第二季度,各大城市房地产管控政策较为严厉,市场交易开始走弱,加上各地供地节奏加快,所以该指标出现了小幅反弹。
从市场结构看,部分三线城市的去库存工作基本上可以告一段落,应该快速转入到补土储的阶段。尤其是类似东莞、泉州、三亚、大连等城市,过去面临去库存的压力,所以供地方面有较为明显的节制,但按照此类城市当前土地储备去化周期看,后续或面临在途商品房规模减少、预售商品房规模减少等风险,进而带来房价上涨的压力,为此,类似城市应该积极补土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