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三四线城市新开工面积同比仅增5.5%,远低于全国(8.1%)和40个大中城市(12.1%)的水平。从2012年以来的储备和去化来看,当前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去化周期仅为1.46年,同样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及40个大中城市的水平。从购买力来看,三四线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房价比为6.4,远大于全国(4.7)和40个大中城市(3.9)。这些数据说明一个事实,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大幅缩减,购买力十足。
三四线城市供地过多、库存庞大的逻辑已经被证伪。在供需关系相对合理的基础上,三四线城市才可以承接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外溢,这个趋势将可能持续3-5年。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逻辑合理性,但并不足以反映市场全貌。即便在三四线城市中,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房地产库存情况也存在明显差别。如九江、滁州、马鞍山、张家口等地,库存下滑了40%以上,但在惠州、东莞、香河、大厂等地,7月末的库存规模同比上涨幅度均超过14%。
库存的确下滑了很多,但很多城市还是萧条景象。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两个相邻的城市之间。从房企的角度来看,更愿意布局热点城市和城市圈周边的三四线城市,从而能更好地承接外溢需求。而对于其他三四线城市,企业倾向于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拥有能源、旅游等资源;人口结构合理、最好是人口净流入”的类型。
三四线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说明房地产市场发展到这一阶段,城市规模已经不是判断市场前景的唯一标准。未来将更多是区域的概念,其所在区域的经济水平、资源禀赋、人口吸引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随着供需基本面的差异,在下一轮市场上升周期中,三四线城市的表现也将出现差异。有些城市的表现将越来越接近一二线城市,如需求强劲、去化快速,有些仍是传统三四线城市的状态,市场交易相对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