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城市的拿地成本高达5亿元,后续项目开发成本也很大,所以对部分主业并非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来说,在市场还没降温的时候开始商务谈判,有利于回笼资金。随着拿地成本和后续开发成本水涨船高,不少“隐形房企”对高门槛的房地产江湖望而却步。随着国内城镇化率接近60%,楼市已进入下半场。两个趋势会非常明显,一个是央企与品牌房企并购加剧,中小房企开始“退房”,另一个是,一些跨界进入楼市的房企将出现集中“退房”现象。
留给中小房企以及跨界进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中海系、招商系、保利系、绿地等这些千亿规模的央企、国企,他们想要通过重组形成‘巨无霸’,另一方面,千讯咨询发布《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大牌民营房地产企业也不甘示弱,恒大这几年收购中渝置地、嘉凯城、廊坊发展、万科等房企旗下物业或股权,融创也收购了天朗、中渝置地、融科智地、金科等房企的项目或股权,发展势头很猛。而一些经营状况不佳的地产公司则开始剥离旗下业务。
无论是莱茵置业转型体育产业、华丽家族转型石墨烯、东方银星转型建材贸易、浙江广厦转型体育影视文化,这些上市公司都在悄然退出地产红海。浙江工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虞晓芬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如果本身不是地产企业,跨界来做地产,在拿地能力、开发能力、融资能力等方面肯定不如大型房企竞争优势明显,就有可能退出或者被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