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北京共成交五宗经营性用地。除房山区西璐街道地块低溢价成交,被众美地产获取外,其余四宗得主均为联合体。也即,今年以来,北京房企联合拿地比重达到80%。今年首宗重量级土地(土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门头沟潭柘寺地块”被京投、远洋、龙湖、保利、首开5家房企联合获得;同日拍卖的“平谷金海湖镇地块”被首开、保利、龙湖、首创4家房企联合竞得;“房山区长阳镇”地块被中海、首开、保利、龙湖4家房企联合竞得。
过去三年,北京成交的经营性用地中,联合体拿地所占比重分别为37.8%、44.3%和26.9%。有行业分析人士认为,结合今年年初的数据来看,联合拿地比例呈总体上涨态势。2016年的比例有所下滑,主要是由于这些土地中的配建规模较大,且设置了较为严苛的拿地条件,使得企业拿地积极性有所下降。如去年10月,北京推出“限地价、竞房价”策略,在土地设置最高限价的基础上,竞投企业自持面积比例和建设品质方案等多项措施。首批试点的四宗地块还在此基础上执行“90/70”政策。11月,北京又试点在“限地价、竞房价”基础上, 要求企业全部自持商品房,不得销售。
事实上,联合拿地并不能完全反映房企在北京“抱团”的现状。“最近一年进入开发程序的北京项目,平均股东数量是3.6个,远高于拿地公开的平均2.3个。有5宗地股东超过7个。”这也说明,一些房企虽然不参与拿地,但会在开发阶段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