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效应最显著,就是2014年7月到2015年6月。期间,上证综指从2400点上涨到5200点,累计涨幅为116%。但是,2014年5月开始,百城房价连续12个月下跌,一直持续到2015年4月份。楼市和股市的跷跷板效应之所以显著,一方面在于人口红利减退、楼市供求关系转向平衡,局部甚至供大于求,楼市长周期内呈现下行趋势;另一方面,楼市繁荣和土地财政下,投资拉动模式难改,债务风险甚嚣尘上,管理层决意降低楼市依赖。此外,新一届政府执政以后,锐意进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新兴产业成为金融(金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战略重点,股市估值中枢上移。
首先,“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楼市托底经济,让投资和GDP增速不致过快下行,为经济转型和新动力成长腾出时间,中期内这一功能不会退出。当楼市发挥托底功能时,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差,而楼市托底或加重楼市供大于求的矛盾,或加重金融风险、债务风险,甚至是系统性风险预期。由此,股市估值中枢就会受到压制。
其次,一旦经济企稳,出于防风险、促转型的考虑,管理层就会有意识地压制楼市。事实上,这一轮楼市调控就是在经济企稳回升,年度经济增长托底目标完成无虞的背景下出炉的。楼市被调控时,金融风险、系统性风险和本币贬值的预期缓减,表外资产收益率降低,股市基本面开始修复。同时,前期楼市托底“稳增长”的一揽子政策的效应滞后显现,边际效应逐步放大,从而对股市见底回升,在风险偏好、上市公司业绩和行业基本面上形成支撑。
由此,未来股市和楼市的跷跷板效应将会强化。在本轮经济企稳回升上,楼市回暖并支撑基建发力、PPP大规模落地,可谓最大“功臣”。但是,人口红利和城市化减速,楼市整体供求平衡、局部失衡的背景下,政策激励下的楼市,呈现出区域分化和资产配置两大特征,即少数热点城市楼市火爆,资产配置需求上升,而600多个非热点城市无谓补库存,继续深陷库存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