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春节假期刚过,一则房企裁员的消息在网上引发关注,这一次主角不是某个中小房企,而是房企龙头万科,近日,一篇题为《万科正在进行一场意图深远的大裁员》的文章疯传朋友圈,万科官微“万科周刊”针对这个传闻调侃回应:“胡诌”。
虽然,万科官方微信迅速进行了否认。然而,“裁员门”折射出市场对2015年房地产形势焦虑心态,在告别“黄金十年”之后,行业利润下滑已经成为房地产(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行业面临的窘境,随着未来盈利预期有可能继续走低,房企加速转型已经在2015年迫在眉睫,战略变化带来的部门、人员调整将成常态。
宏观经济走势下行,经营环境持续恶化,房企躺着就能把钱挣了的日子一去不返,如何实现业绩、利润的持续增长困扰着各大房企。
降薪成为普遍选择,据悉,为了节省成本,不少龙头企业非核心部门年薪都已连续多年下降。此前每年都会有的年终奖也不再发放。一份《2014——2015年企业年终奖特别调研报告》显示:以往稳坐前三的房地产行业则跌落至第六名,部分房企因年度销售目标未完成,遭遇年终奖缩水问题。
此外,随着项目收缩,企业转型,房企对于区域人员架构和区域调整已经从2014年年底进行,并在人事上有所体现。一些中小企业裁员从年初已经开始进行。有消息称,春节后某知名房企在华东某城市公司计划裁员40%。整个集团从上到下也会有裁员计划。
上一次房企面临裁员、降薪困境还是在2008年,2008年,面对调控和资金压力,在“少拿地、不开工、缓建设”的过冬策略下,收缩编制、裁减人员将是房地产行业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2008年,受整个宏观经济疲软的影响,房地产市场也明显降温,房企经营业绩也在下滑。所以出现裁员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市场基本面比较糟糕。而2015年年初部分企业裁员的做法,则反映了房企的另一种尴尬。”有研究员认为,在2008年的那次裁员背景中,房地产暴利的模式本质上还没有改变,这决定了能够熬过市场低谷的企业依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到了2015年房地产暴利特征开始褪色,各类新问题不断出现,如企业集中度不断提高,房企主动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
春节过后,地产龙头万科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企业。这篇文章称,万科集团为了提升利润,正在展开组织架构变革,万科正在着手内部瘦身,北京万科和深圳万科提高了员工淘汰率,同时扩大外包业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甚至部分财务业务均被视为可外包业务,成为此次精简的重点部门,而房企的核心部门营销部也在裁员。
万科官方微信“万科周刊”于3月2日进行了回应,回应内容只有两个字:“胡诌!”万科董秘谭华杰则对传闻中的部分内容进一步解释:“万科并没有进行所谓的大裁员计划,这一点是肯定的。另外,城市公司正在裁员的说法也是不负责任的,万科自从去年开始推行事业合伙人制度后,集团总部确定了政策思路,各地公司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人员或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新的转型需要。传闻所称的种种内容均属猜测。”
万科裁员风波只是近期房企出现的各种窘境之一,随着2014年行业整体疲软,房企已经开始通过降薪、转型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在这一轮裁员、降薪的背后,多少也折射出房地产行业的寒意。
克而瑞信息集团首席执行官丁祖昱表示,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利润率反而下降,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向,一方面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地产企业不可能再获取高额利润。
万科总裁郁亮在日前举办的亚布力论坛上对万科架构转型做了进一步说明。郁亮表示,除了底层的事件合伙人,近两年万科还为其事业合伙人制度搭建了中间层的项目跟投以及上层的持股计划。
在宣布2800亿目标的同时,“没刻意想当老大”的绿地更注重竞争力增强。据悉,在考核机制上,绿地在年度考核中增加项目利润考核,在季度考核中引入现金回笼指标,考核激励机制更加注重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上述研究员表示,不同企业的转型,关键要做一个匹配度监测。如果企业规模过小,而涉足一些新行业,那么就需要考虑资金流稳定性的问题。如果没有资金支撑,那么主动甩卖股权是一个相对较好的策略。而企业规模处于中型的房企,未来在城市扩展上还需要加大力度,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也是比较关键的一点。而大型房企从维持目前一个盈利水平的角度看,会采取“撤资”的方式,比如说涉足非房领域,其目标在于构建一个全产业链的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