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率先推出公租房暂行办法 此办法仍待细化

2010-06-11 04:41阅读:57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10日重庆市公布了国内第一个政府公共租赁房的管理暂行办法,当地政府在其中固化了一些规则,但仍需细化。

  不限制外地人及外国人申请

  8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向该市各区县政府及市级部门印发《重庆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公租房的租期为5年,不过如果承租人在租赁期内超过政府规定收入标准的,“应当退出公共租赁住房”。如拒不退出,该办法采用了一些较为模糊的措辞:“确有特殊困难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限;拒不腾退的,按合同约定处理,并在适当范围内公告,必要时市住房保障机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重庆市公租房条款并不限制外地人及外国人提交申请,也没有设置在渝工作年限,甚至是否在重庆办有医保、社保等限制。

  不过四类人是不受这些条件限制的,分别是当地市、区政府引进的特殊专业人才和在重庆工作的全国、省部级劳模,全国英模,荣立二等功以上的复转军人住房困难家庭按属地申请公共租赁住房,不受收入限制。

  《暂行办法》仍待细化

  上述《暂行办法》明确了重庆公租房建设资金的四个来源渠道,分别是中央安排的专项资金,财政年度预算安排资金,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公积金贷款,土地出让收益的5%,以及发行债券等。

  这一正式文本中没有出现此前当地官员公布的“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这一公租房筹资途径,当时该官员认为,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作为公租房的建设资金来源之一,有一定合理性。不过这一观点遭到当地一些律师反对,这些律师认为,住房公积金系企事业单位个人所有,“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去建公租房缺乏法理支持。

  重庆市还规定,如公租房购买者要出售,只能“由政府回购,回购价格为原销售价格加同期银行存款活期利息。”租金每2年调整一次。

  《暂行办法》就重庆市公租房的相关方面做了一个系统性界定,但仍待细化。

  “公租房所在地直系亲属无住房资助能力”一条的认定标准受到一些市民的质疑。一是“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所在地”究竟是以所在市为范围还是以所在区、县为范围,还是以所在街道为界限?其次,“直系亲属有住房资助能力”也是一个难以认定的标准,譬如一个刚工作的大学生,未婚,月收入低于2000元,其父母的房产、存款、有价证券等资产超过多少才算有资助能力?

  附表 公租房申请三道“槛”

  第一道 单身人士月收入不高于2000元,家庭月收入不高于3000元

  第二道 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3平方米

  第三道 公租房所在地直系亲属无住房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