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房价暴利分析看出,央企高价拿地推高房价之说难以成立,低地价未必带来低房价。
3月24日的消息称,央企近日在北京连续高价拿地,引起广泛关注,焦点聚集在“央企高价拿地,大大推高了房价,与民争利,与国家调控政策相背”等问题上。究竟是“地价推高房价”?还是“房价推高地价” ?一些利益相关团体似乎力挺“地价推高房价”之说,将房价飞涨的局面单方面归结为政府及相关企业,而业界专家指出,房地产商的“暴利”是“导致”超高房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北京市国土局、搜狐地产网等多家资料显示,以全国知名地产商万科在北京的部分土地成交信息,以及所售楼盘销售价格为例,业界人士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低地价未必带来低房价。
表一为万科在北京西南区域三块土地成交情况,其中第1、2块地销售已进行到中后期;第3块地与第1、2块地相邻,已销售完毕。
数据表明,万科这三块土地的拿地时间分别为2005年6月至2006年7月(其中第2块地于2007年4月和2009年7月进行过变更),其土地成本折成楼面地价仅为413元/米2-1116元/米2,与近日央企北京拿地动辄上万、甚至超过2万的楼面地价相比,可谓是地板价。
但该开发商的销售房价仍高达16,300元/平米-25,000元/平米,这说明低地价并不能保证低房价;其次该楼盘的楼面地价占销售房价比例仅为1.7%-4.5%,与当下一些人声称的地价占房价的比例约30%差距很大;再次,该楼盘的销售利润高达367%-632%,与其声称的20%-30%的平均利润也有非常大的差距。
由此可见,低地价仍导致超高房价。通过房价暴利分析看出,央企高价拿地推高房价之说难以成立,央企在房价高位的情况下高价拿地,只是间接促成了房价在高位的稳定,封杀了房价的下跌空间。但期望靠低价供给房地产商土地来降低房价却是肯定行不通的。
房价飞涨关系国计民生,房地产商究竟在其中起到怎样的作用,是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的。
附表一:
------------------------------------------------------------------------------
地块号 规划 土地 土地成交 楼面 房屋 相应 楼面 楼面地价 销售
建面 成交价 发布时间 地价 成本 楼盘售价 毛利率 占房价比例 毛利率
1 130460 5383.8 2005.6 413 3413 25000 5953% 1.7% 632%
2 471198 52603.8361 2006.7 1116 4116 25000 2240% 4.5% 507%
3 114847 5622.4344 2006.5 490 3490 16300 3227% 3.0% 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