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假回暖真相:开发商清货欲低点囤地

2009-03-06 09:10阅读:57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2月,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78.76万平方米,比1月48.81万平方米增加61%。这一数字与2006年和2008年同期相比都增幅明显,分别上涨26.91%和129.09%,与2007年基本持平。

借此数据,以开发商为代表的卖方开始集体唱多,“楼市开始回暖”。

但各种渠道的数据都显示,开发商今年存货的压力创下历史新高。集体唱多,本意或是为了清货。正如近日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透露,多数开发商比往年提前近一个月启动了全年营销攻坚。“目前地价比高峰时跌了至少一半,但房价没有跌这么多,尽快清货回笼资金抄底土地比捂盘划算多了。”

存货重压

周忻是在《中国房地产2008年年鉴》新书首发仪式上说了这番话,“今年大多数开发商的销售存货、回笼资金压力都很大,尽管信贷有所松动,但今年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依然是销售回笼,首要任务就是清货,其次才是展开其他融资尝试。”

进入2月,全国大中型城市除苏州成交量出现明显下降外,其他城市则保持相对稳定增长,个别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扬,环比增幅达到20%-50%之间。上海市场表面回暖表现更为明显。易居中国·CRIC系统显示,2月上海共成交豪宅(均价3万/平方米以上)83套15074平方米,成交面积环比上涨45%,同比上升72%;据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数据显示,2月上海市二手房成交量较1月份有明显放量迹象,增长近1倍左右。这成为开发商们集体唱多的背景。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基于成交量回升的“回暖”论调并不站得住。首先是开发商降价带来销量上升。上海佑威数据显示,2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2141元/平方米,相比1月出现了明显的下跌,跌幅为13.94%。

其次,在约六成成交增量的背后是高达2.5倍的供应暴增做铺垫。2月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为53.83万平方米,比1月增加了248.41%。

另一个常识是,去年2月恰是春节期间,与今年春节后的2月成交量并不具有可比性。

土地低价诱惑

“年后,我们跑了很多地方,与开发商高层沟通,不少去年对拿地只字不提的企业,也开始计划今年要拿一些土地,只要有‘好东西’,很感兴趣。”周忻坦言,拿地的话题,在有些开发商口中是一年多来首次被认真提起。

同时,地方政府下调出让价格后土地供应的明显放量,也为房企新增土储带来更多机会。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信息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等20个重点城市的土地招拍挂市场进行周度监测显示,近期各地土地推出和成交量成倍放大。上周,全国20个大中城市中,北京、天津、杭州、无锡等12个城市共推出土地96宗,推出土地面积多达298.2万平方米。其中,杭州和无锡开始放量推地,杭州推出20宗土地,环比增加186%,推出土地面积64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67%。成交量也出现放大。上周,20个大中城市中,北京、天津、上海等12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07宗,成交土地面积达到574万平方米。

周忻表示,权衡下来可以发现,与市场上低价购地的时机相比,捂盘并不可取。他表示,某地块出让价格,若以楼板价1万元/平方米为标准,在过去市场高峰时可能会竞到2万元/平方米出让,如今出让底价会下调至8500元/平方米左右,且多半底价出让。

两相比较,今年低价购地的诱惑尽显。但关键是,手头并无多少现金的开发商,首先需要尽快清货,回笼资金,才能在土地市场机会出现时及时抓住。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4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