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目前国内聚氨酯灌浆材料两大系列产品的生产和经销企业很多家,年销量总计近万吨,产品市场份额以水溶性系列为主。我国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属于“大行业,小企业”的格局。行业内企业众多、集中度低、装备简陋、技术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管理落后、经营粗放。虽然生产企业较多,但是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充分,单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大中型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基本在5%左右,小企业占有率基本在3%以下。
目前,我国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的前4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之和小于30%,虽然生产企业较多,但是集中度较低,未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的大中型企业或者龙头企业将会产生,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
第一类,国内大中型企业,这些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优势,同时产品结构交丰富,抵御外部风险能力较强,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位。
第二类,国内小企业,这些企业依靠价格优势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他们在资金以及技术方面都没有竞争优势,存在随时被淘汰或者吞并的风险。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新企业进入障碍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异、资本需要、转换成本、销售渠道开拓、政府行为与政策、不受规模支配的成本劣势、自然资源、地理环境等方面,这其中有些障碍是很难借助复制或仿造的方式来突破的。预期现有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企业对进入者的反应情况,主要是采取报复行动的可能性大小,则取决于有关厂商的财力情况、固定资产规模、行业增长速度等。总之,新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企业进入一个行业的可能性大小,取决于进入者主观估计进入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所需花费的代价与所要承担的风险这三者的相对大小情况。行业进入壁垒如下:
1.先进入者壁垒
对于高铁、水利等高等级工程项目而言,其项目工程往往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同时因涉及民生安全,安全事故责任高,故对于每一个分项工程都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性能和施工技术安全。防水工程系整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高铁、水利工程的安全、寿命和长效稳定运营。因此,水利设计院、业主单位及工程总包单位对防水材料和施工技术供应商的选择慎之又慎。对于有实际工程案例,同时具备产品质量可靠、性能达标、施工技术能力强、后续服务有保障等特点的防水材料企业更加青睐。先行占领市场的防水材料企业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市场优势,可以通过长期的品质保障和稳定服务的供应,先行与区域内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具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对新加入的竞争者构成一定的壁垒。
2.技术壁垒
客户因此对注浆材料的性能、质量稳定性和卫生安全性能等各方面的要求较高。注浆材料产品在应用到市场前需要经过长期“理论—实践—理论—实践”的研究,这也使得注浆材料的配方设计及研发技术成为行业内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从而形成了技术壁垒。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的替代品有油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丙烯酸盐堵漏灌浆等。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的上游行业为多氰酸酯和多羟基聚醚等,主要为防水堵漏材料生产企业提供原材料。其上游行业市场供应商较少,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强。到2018年,中国本土异氰酸酯企业共有5家,包括万华化学、甘肃银光、东南电化、沧州大化和烟台巨力,其中万华化学的MDI、TDI和聚醚多元醇产能均为国内第一。聚醚多元醇主要生产企业还有蓝星东大、佳化化学等。
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下游房屋建筑、土木工程、水利建设行业,这些下游行业发展迅速,采购量较大,但是国内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生产企业多,下游用户的选择性较多,所以下游用户议价能力强。
相关研究报告
中国水溶性聚氨酯灌浆堵漏剂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