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方部分地区降水量激增,汛情严峻,部分尾矿库安全风险到达临界点,安全监管和治理已刻不容缓。甘肃省陇南市尾矿库总数占全省尾矿库总数的55%。142个尾矿库中,有40座风险较大的“头顶库”,其中30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去年11月底,西和县陇星锑业尾矿库发生泄漏,污染流经甘陕川三省,最终在汇入长江前被截于嘉陵江。
作为全国尾矿(尾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库重点治理区域之一的广西,现有尾矿库598座,除了百色市多次发生岩溶发育地区排泥库泄漏事故之外,还曾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2000年10月18日,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溃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在“滇南铜都”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人们对选矿企业偷拍尾矿废水导致的“牛奶河事件”记忆犹新。2013年4月,由于一些上游选矿企业偷排尾矿库污水,导致小江河水一度呈乳白色,被戏称为“牛奶河”,引发广泛关注。最终,偷排的相关企业负责人被判刑,东川区有关领导被处分。
这只是尾矿库事故当中的一小部分。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下游1公里有居民或重要设施的“头顶库”就发生溃坝事故21起,占尾矿库溃坝事故总数的55%左右,其中重特大事故13起、死亡707人。而国家安监总局今年下发的《遏制尾矿库“头顶库”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仍有“头顶库”1425座,其中病库131座。
按照国务院部署,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开展了多次尾矿库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实地调研时,多位安监部门干部坦言,目前很多尾矿库由于主管部门的监管问题和历史遗留问题,并没有列入危库和险库的治理范围。企业改制、资源枯竭、矿产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导致尾矿治理资金贫乏;多年前无序开发造成的尾矿堆积无人“认领”现象较为普遍,即使一部分找到了业主,也处于无力治理的状态。这其中,小型库暗藏了巨大风险。由于以前审查不严、无规可循,尾矿库在选址、设计、审查、施工等环节都不规范,各种各样的小型库散落在各矿产资源富集地区,产生的尾矿库风险隐患也未能得到彻查。另外,由于目前有色行业市场低迷,多地的矿山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资金投入不足,人员监管缺位,原本运行正常的尾矿库也有可能久拖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