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日午间开始,东北三省大部分地区在出现大范围降雪的同时也遭遇了雾霾天气,给当地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专家表示,在逆温、静稳等天气原因的作用下,随着东北地区进入供暖期,势必会加大空气污染防控(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压力,各地面临“保供暖”与“治雾霾”双重考验。
东北多地遭遇“霾伏”
8日午后,东北多地迎来今年入冬以来首场大范围降雪天气,伴随而来的是高强度雾霾天气,导致部分高速公路实行交通管制,部分航班出现延误。
此次雾霾天气较为强烈。在长春市,局地能见度不到400米,一些雾霾甚至进入了居民室内。
为应对雾霾天气的持续影响,长春市已于9日7时启动大气重污染Ⅲ级预警。吉林省气象台8日17时38分发布了道路冰雪橙色预警,9日8时49分又发布了霾橙色预警。
在长春市新疆街看到,由于一些驾驶员没有来得及更换雪地胎,车辆出现爬坡打滑困难,一些路段还出现了交通事故。
吉林省高速交警部门根据雪情和路况,对珲乌、京哈等高速实行了临时交通管制措施,京哈高速长平段因降雪路面结冰,自8日夜间全线采取交通管制措施。长春市龙嘉机场启动了大面积飞机延误应急预案,去龙嘉机场需要乘坐大巴车前往。
多因素导致空气污染
吉林省气象台台长杨雪艳说,11月是雾霾天气的高发期,近地层气体不易扩散,空气质量差。环保专家也认为,近期污染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周边大面积焚烧秸秆,在静风、逆温等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下产生的。雾霾的形成与水平方向的静风现象、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以及悬浮颗粒物的增加直接相关。
不可否认的是,东北地区开栓供热后的燃煤污染仍被列为诱发此次雾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长春市环保局副巡视员张斌说:“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在内的很多城市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供暖主要还是以烧煤为主,清洁燃料使用比例低,在当前天气情况下,会起到加重空气污染的作用。”
专家同时认为,机动车尾气也是诱发雾霾的重要原因。在道路通行不畅,机动车行驶速度缓慢、怠速情况下,机动车尾气污染比较严重。
焚烧秸秆也是造成空气中刺鼻气味较大的重要原因,也可能加重空气污染程度。长春市监测数据表明,近三年来,10月下旬往往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时段,由于刚刚入冬,虽然已进入采暖期,但与更加寒冷的12月和1月份相比,燃煤量相对较少,焚烧秸秆对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
治理雾霾,要打“组合拳”
有关专家认为,应对雾霾天气应该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当前雾霾天气频发,在天气系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仅靠政府应急措施显然不能彻底解决。
长远来看,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改变能源结构是治理雾霾的治本之策。张斌认为,我国还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能大规模地减少对煤炭的使用,雾霾发生频率会有很大的下降。然而当前又不能不供热,而供热又需要烧煤,这都需要兼顾。
改变能源结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长春市市长姜治莹认为,防治大气污染,政府和社会两个“拳头”要一起使劲,打出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淘汰“黄标车”、治理城市扬尘、禁烧秸秆等标本兼治的“组合拳”。
以管控机动车尾气排放为例,张斌建议各地加大机动车排污防治监管举措,严格新车注册,加快淘汰“黄标车”。同时,还要推进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发展公共交通,同时还要积极改善供应油品质量。
杨雪艳建议,各地应加强露天焚烧作物秸秆和城区植物落叶的监管,改变秸秆的处理方式,以减少污染物排放。
一些市民表示,国家应加大对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不能让大气污染预警成为摆设。同时,要强化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让每个公民都从少开一天车等身边的小事做起,为驱散雾霾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