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我国运行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其中,内陆核电迎来解冻窗口期,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工程院、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等进行的综合论证一致建议发展内陆核电,目前已形成调研报告上报,有待最后决定。
虽然内陆核电(核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启未定,但在调结构、稳增长的大背景下,企业和地方早已积极行动起来,10多个省份提出要发展核电,目前已完成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的厂址有31个。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中国核电建设一度陷入低潮。2012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核电安全规划(2011-2020年)》和《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十二五”期间只在沿海安排建设少数经过充分论证的核电项目,不安排内陆核电项目。
这让众多省份的核电规划搁浅,2008年就获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的湖南桃花江、江西彭泽、湖北大畈三个内陆核电项目更是“受伤”。截至2013年底,桃花江核电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3亿元。彭泽核电项目、大畈项目的投入资金均已达到34亿元左右。
目前内陆核电解冻问题迎来窗口期。“只要严格遵守核安全法规标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工程措施,我国内陆核电厂址的安全是有保障的。
而且,我国内陆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标准比沿海更为严格,目前的技术下不会造成污染以及影响所在地区水资源的分配及用水安全。”参与调研的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苏罡在9月8日举行的2015中国国际能源峰会上说。
中国工程院的调研报告认为,随着内陆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未来电力供需缺口增大,特别是湘赣鄂三省,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及人均能耗在数量上将有显著提升。建议国家在核电布局上,需要在沿海核电建设的基础上,发展内陆核电。
“目前关于内陆核电建设的调研报告已经上报,就看中央最后怎么决定了。如果重启的话,最先可能的就是湘赣鄂那三个内陆电站,关键看技术选择AP1000还是华龙一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士此前表示,“十三五”期间主要是开发东部沿海,“中部会适当开发一两个。”
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技术“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介绍说,目前已明确国内开工建设6台采用该技术的机组,除了今年上半年已经开工的福清5号机组,下半年防城港3号机组将计划开工,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和所有主设备和预埋设备的采购。而在执照申请方面,初步安全分析报告(PSAR)已进行两轮对话会,可研也完成评审,正在办理用地、永海、用水批文项目申请报告,9月13日将在南京召开核准会议。而宁德5号机组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PSAR报告都已完成编写,现场施工准备全面展开,主设备也在招标中。
与此同时,“十三五”期间核安全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巡视员许平表示,“十三五”期间的目标是核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升,实际应对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任务是完善法规标准预案体系、推进核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核应急关键技术研究、加强核应急培训和演习演练、深化核应急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核事故救援队立项工作正在顺利推进,按照规划,大约在320人左右,同时形成中核、中广核和国电投三支企业集团核事故支援队。”
此外,“走出去”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咸春宇介绍,目前中广核已与EDF就英国核电市场合作签署了相关协议,正在就华龙一号满足英国监管要求开展技术审查工作。与此同时,还正在南非、罗马尼亚、土耳其、捷克、波兰等多国推动核电走出去,就在9月7日与肯尼亚签署核电开发合作备忘录。中国核建清洁能源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玮也表示,中国核建集团在沙特、阿联酋、迪拜、南非等国家或地区推进高温气冷堆产业化工作,下一步将加快高温气冷堆技术“走出去”步伐。
“目前英俄美等传统核电大国仍坚持要发展核电,中国等已有核电的发展中国家计划大力发展,而超过40个没有核电的国家则在考虑开发,中国自主产权核电技术取得突破,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已经开工,成套设备制造等能力都已具备,借力于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沿线国家将成可挖掘的市场。”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首席秘书郑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