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16日,尼克森(中海油间接全资附属公司)的一条管线破裂,在加拿大北阿尔伯塔地区泄漏了接近31500桶的原油(原油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据称,这是近30年来北美地区陆上最严重的一次漏油事件。
随后,加方监管机构对尼克森的管道业务方面进行了审查,并于8月28日要求暂停尼克森的15个管道许可下的作业(共涉及95条管道)。昨日(8月31日),中海油发布公告回应称,该行为不对公司构成重大影响,但是并未透露暂停作业对该地区原油产量及运输的影响。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在目前的低油价下,开采难获利润,暂停管道作业及原油开采未必是坏事。中海油真正应该担心的是最终对环境形成的影响问题。
中海油回应称影响不大
中海油昨日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尼克森,7月初就其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长湖油砂作业区进行了管道完整性的管理系统内部审查,在自愿向阿尔伯塔省能源监管机构(AER)披露审查结果后,后者于8月28日对尼克森发出了暂停令,即时暂停授予尼克森的15个管道许可下的作业,并将持续至AER书面撤销暂停令为止。
AER表示,该厂区15个管道作业许可下共涉及95条管道,运送包括原油、天然气、废水和乳液在内的多种产品。
对于管道作业许可的暂停,中海油回应称,“本公司认为,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暂停令预计不会对本集团整体的运作及财务状况构成任何重大的影响。”
此次管道业务暂停源自于此前尼克森的原油泄漏事件。当地时间7月16日,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麦克默里堡东南方向36公里处,连接尼克森井场与炼油设施的16英尺管线发生泄漏事件。由于管线破裂,约5000立方米(合计约31500桶)的油砂泄漏。“事故发生后,公司积极进行应急处理,现已转入到对环境清理恢复和制定项目复产方案的阶段中。”中海油首席执行官李凡荣8月26日在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说。
李凡荣表示,受漏油事故影响,尼克森长湖项目每日产量减少1万桶。对于溢油事故对公司业绩的最终影响,他表示加拿大当局正就事故进行调查,至于环境损失罚款以及复产方案,要根据最终调查结果确定。
中海油年报显示,2014年,中海油在加拿大地区的石油液体产量约为4.8万桶/天,1万桶占比约为20%。林伯强认为,在当前的低油价下,该地区开采利润或难称可观,因此因漏油或管道暂停而影响到产量的减少,对于尼克森来说未必是坏事。
尼克森短期业绩尴尬
漏油及暂停管道对中海油业绩影响不大的背后,透露出尼克森利润占比过小的尴尬。不少业内人士质疑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后投入与利润产出难成正比,但也有专家认为应该从长远来看待中海油对尼克森的收购。
中海油对尼克森的收购完成于2013年2月26日,其时,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创下了中国企业完成的海外并购金额新纪录。
据悉,就在收购尼克森数周后,李凡荣曾表示,尼克森仅占据了中海油2%的利润。
尼克森公司最主要的资源是油砂,占其总体资源量的64%。而加拿大油砂原位开采与露天开采两种方式全周期保本成本均高于每桶70美元,远远高于常规油气开采成本。
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后,油价在100美元以上的高位一直保持到2014年上半年,随后大幅下滑。而在当下低油价的情况下,石油公司不得不缩减开支来度过油价“寒冬”。今年2月初,中海油便公布了其2015年的运营战略,缩减开支是公司运营的重要一步。2015年,中海油资本支出计划为700亿~800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预计实现的资本支出降低26%~35%。
此外,尼克森发布消息称,将要在北美地区及英国裁员400人,占到了尼克森总员工的13%左右。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当前来看,尽管尼克森业绩表现并不好,但是中海油收购尼克森更多的意义在于其国际化战略以及拥有海外油气资源。随着技术的逐步突破及油价的反弹,尼克森未来业绩或可回暖。
林伯强对此持相同观点,“中海油对尼克森的投资是需要长期来看的,不能通过短短三年、五年来判断收购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