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家地方炼油企业首获原油进口“两权” 油气上游垄断格局逐渐“破冰”

2015-08-13 12:31阅读:37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日,两家地炼企业在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后,再次双双获得了原油进口权。这意味着其今后将不再依赖第三方企业,进口原油业务将独立。

今年以来,原油(原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口垄断格局不断松动。

在此前,有7家地炼先后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商务部更是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

业内预计,更多地炼企业以及参与海外油气收购的民营企业有望获得原油进口入场券。

两家地炼获原油进口“两权”

8月11日,商务部发布消息称,根据《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对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和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的申报材料进行了审核。经审核,上述公司符合进口原油非国营贸易资质条件有关规定。

分析师李彦表示,这一消息意味着东明石化和盘锦北燃这两家企业均已同时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两权”合并后,今后原油进口方面不必再依赖中联油等第三方企业,进口原油业务将基本独立。

进口原油使用权是指企业有权使用进口原油、但无法自主完成进口操作;而原油进口权是指企业可以自主从国外进口原油、但无法在国内使用。

李彦指出,只有使用权而没有进口权的话,原油进口仍将依赖中联化等第三方企业,没有实质性改观;而只有进口权却没有使用权的话,进口的原油将无法供自家加工使用,只是看起来很美。因为进口原油时需要提供排产计划,而之前拥有非国营原油进口权的23家企业中,大多没有使用权,导致其原油进口后再度返销给了中石油和中石化,这样的进口权堪称名存实亡。

对于地方炼厂而言,拥有“两权”才算完美,原料问题才能被彻底解决。

据了解,当前原油在山东地炼的原料加工比例中已达70%以上,其中包含内贸原油和进口原油(中化工旗下的正和、华星、昌邑等央企背景的地炼在使用),而燃料油的占比则逐年下降。

“随着原油进口权的不断下放,势必将有助于民营地炼精简采购流程和减少进口成本。”李彦还表示,原油在地炼原料中的占比也将继续提升,或能达到80%-85%左右。政策红利正在促进民营地炼向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地炼与两桶油三足鼎立

需要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随着油气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油进口垄断格局逐渐松动。

5月底,山东第一大炼厂东明石化被批准成为第一家进口原油使用权的地炼,标志着长期制约其发展的油源垄断正式开始放松。

随后,盘锦北燃、中化弘润、利津石化、垦利石化、亚通石化和宝塔石化6家民营企业已经先后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

仅隔了两个多月,7月23日,商务部公布《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符合条件的原油加工企业可获得原油进口资格,并设定了一系列前置条件。

《通知》要求,申请企业除有对外贸易或进出口经营资格,具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还需拥有单套原油加工能力大于200 万吨/年的常减压装置,并对炼油能耗、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作了一系列规定。符合条件企业可向所在省市商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获得原油进口资格。

这对地炼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而实际上,符合上述条件的民营炼油企业不在少数。

据了解,上述有5家地炼只有使用权而无进口权,接下来很可能就是获得进口权的候选阵容。

“原油使用权的进一步放开,有利于打断目前上游板块为国有企业垄断的局面,为石油行业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中宇资讯分析师高承莎表示。

安信证券分析师衡昆表示,2015年油气改革重心将放在上游领域。其中地炼企业以及参与海外油气收购的民营企业有望有限获得原油进口入场券。这些举措都为进一步有序破除石油上游领域的垄断做出了良好的铺垫。

油气改革不断深入,地方炼厂可获得的资源不断增加,未来能够与中石油和中石化公平竞争的筹码也越来越多。

分析师薛群称,2015年是重要的一年,年初国家公布了原油进口使用权的的通知,并且在5月份-8月份陆续公布了7家获批企业的原油使用情况。这标志着打破行业垄断迈出了关键而重要的一步。获得了优质资源,未来地方炼油企业的竞争力会不断加强。

在薛群看来,目前我国的成品油市场已经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模式,随着地炼的不断发展壮大,加上地炼油品拥有相对的价格优势,成品油市场已经形成了中石油、中石化、山东地炼鼎立的局面。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