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苏州市钢铁行业受到总体需求偏弱、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生产性盈利大幅下降。苏州市统计局日前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钢价已回落至15年前的水平,上半年苏州市三分之二钢铁企业产值下降。面对经济效益提升难度明显加大的新形势,苏州市钢铁行业正通过拓展外销、促进技改和谋划转型等方式积极化解矛盾,寻求转型“突围”。
214家钢企中三分之二产值下降
今年以来,苏州市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产值持续低位运行,1至6月,行业实现产值1423亿元,同比下降4.8%。全市214户钢铁企业中,产值下降的企业占65.9%,仅有33.6%的企业产值同比增长。
目前钢铁行业进入存量调整为主的新一轮转型,主要产品产量增长缓慢。1至6月,我市钢铁行业钢材产量2061万吨、生铁1365万吨、粗钢160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0.7%和0.8%。从今年第二季度三个月度产量环比增速情况看,钢材产量4至6月环比增速分别为7.4%、2.2%、-6.5%,生铁为7.7%、-1.4%、2.9%,粗钢为-4.2%、-1.4%、3.0%。
同时,由于产品降价幅度持续大于降本,生产性盈利大幅下降,我市钢铁企业经济效益提升难度明显加大。1至5月,我市钢铁行业实现盈利7.8亿元,同比下降35.7%,行业亏损额7.4亿元,同比增长46.7%,行业亏损额有超盈利的趋势;行业亏损面35%,比去年同期上升4.2个百分点。
2013年以来我市规上钢企年均减少约10家
钢铁行业面临“同销售区域、同装备、同技术、同实力”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了钢价的下跌。今年以来,由于钢材需求不旺,为确保产销衔接,钢铁行业的价格竞争逐渐从长材领域扩大到板带材,钢材价格呈下行走势。1至6月,我省钢铁行业价格指数同比下降15.9%,降幅比年初扩大2.6个百分点,已连续42个月处于下降区间,而我市企业实际价格下跌幅度远高于价格指数跌幅,沙钢、永钢等企业的线材、螺纹钢价格同比下跌接近30%。企业反映目前钢价基本已回落至15年前的水平。
其次,环保门槛提高也加剧了行业的分化。今年以来,新环保法和新的钢铁行业系列标准全面实施,在增加考核指标的同时大幅收紧了排放量,苏州属于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制的地域,执行标准更加严格。面对严峻的环保要求,在资金实力雄厚的钢企加大投入加快转型的同时,部分转型较慢的企业面临淘汰的风险。2013年以来,
我市规上工业钢铁企业数量年均减少10家左右,其中不乏十亿元级的大型企业。
目前钢铁行业的成本上升制约效益增长空间,由于铁矿石、煤炭等原燃材料价格持续走低,钢铁企业前期购入的原材料库存成本消化压力较大。近年来,我市钢铁行业人力成本年均涨幅都在10%以上,加上行业持续低迷,企业筹措资金成本上升,进一步加重了成本负担。另外,钢企煤矿检验迟滞、出口退税政策波动等因素也对钢企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拓外销、促技改、谋转型助力钢企“突围”
在国际市场需求及国内外钢材价差的支撑下,我市钢铁企业大力拓展外销市场,钢材出口形势较好。今年1至6月,我市钢铁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7.2%,高于钢铁行业产值增速12个百分点。钢铁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9.2%提升至今年的10.5%。今年,沙钢集团的高强度优质螺纹钢产品顺利通过迪拜DCL认证,成功打入中东市场,预计全年至少可以带来5亿元的销售额。
今年以来,我市钢铁企业大力实施项目技改,通过大力引进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1至6月,我市钢铁行业投资额48亿元,同比增长29.3%,远远高于规上工业-7.2%的投资增速,其中技改投入32亿元,占行业投资的68%。永钢集团今年投入实施多个节能技改项目,预计节能8万吨标准煤。同时,企业依靠技术革新,瞄准细分市场“发力”,取得良好效益。龙腾特钢主打“专精特新”产品,其中耐磨钢球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居第二位,船用型钢产量全国第一,市场份额超过50%。
钢铁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并不是要舍弃,而是要向高端化、绿色化转型,我市钢铁行业正着力打造新型钢铁生态圈。张家港联合国内外钢铁制造、加工企业,知名物流贸易企业及主要信息网站共同组建玖隆钢铁物流园,打造覆盖线上交易、线下仓储、加工、配送以及金融服务等在内的钢铁大物流、大超市模式,推动钢铁价值链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服务延伸,加快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