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钢铁如何求生?

2015-06-19 06:43阅读:32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今年前4个月,云南省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出现明显下降,增幅分别为-32%、-21.5%、-15.3%,远低于全国同期-2.5%、-1.3%、2.1的增幅,出现明显的萎缩迹象。其中,云南永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双友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曲靖越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玉溪洛河永旭钢铁有限公司4家钢企已处于停产状态,其他钢厂也在纷纷限产、减产。云南钢铁行业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生存危机。

2015年1月19日~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殷切希望云南用“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此前,国务院已于2011年5月出台的《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云南省具有向西南开放的独特优势和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对外通道不畅、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产业层次不高、贫困面较大等困难和问题。

无论是跨越式发展还是打造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都需要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作为支撑。但是,重压之下的云南钢铁业,支撑得起这份重担吗?

云南建设需要钢铁业的支撑

云南省虽然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沿海及内陆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尽快驶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云南省新时期突围的焦点。

早在2009年9月份出台的《云南省2009—2015年黑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云南省就提出实施钢铁产业调整,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联合重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优化产业布局,使黑色金属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钢铁总量与区域市场需求基本平衡;充分发挥昆钢、德钢的带动作用,促进联合重组。

进入21世纪以来,云南省黑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已形成以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德钢实业集团两大钢铁集团为主体,涵盖矿山采选、钢铁、铁合金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从消费的层面看,西南地区人均钢材消费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5%,云南省位列全国倒数第3位,不仅发展空间大,而且区域内钢铁生产能力不足,钢材自给率仅为74%。近年来,云南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房地产、交通建设、能源开发、装备制造等行业形成对钢铁产品的强大需求拉动,为云南及周边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从支撑条件来看,在运输方面,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具有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连接中国、东南亚、南亚3大市场的独特区位优势。“七出省”、“四出境”铁路、公路的建设,大湄公河次区域航运的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也为黑色金属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和运输条件。在资源方面,黑色金属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较为齐备。云南省铁矿资源储量为35.5亿吨,位列全国第6位;煤炭储量为282亿吨,居全国第7位、南方第2位;锰矿资源储量为9216万吨,全国排名第4位,且储量相对集中,具有高锰、低磷、低铁、易选等特点;可再生清洁能源丰富,水电资源全国排名第2位。

在云南省,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也有可能成为云南省及周边钢铁企业的机遇。滇中城市经济圈是指位于该省中部的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和楚雄州全境,以及延伸至红河州北部(蒙自、个旧、建水、开远、弥勒、泸西、石屏7个县市)组成的经济圈。近年来,滇中城市经济圈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要素和产业聚集效应日益强化,已成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最好、条件最优、潜力最大的区域。2012年,滇中城市经济圈以该省44.06%的人口和29%的国土面积完成了该省65.56%的生产总值、66.17%的地方财政总收入、67.54%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9%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49%的货物进出口总额和82.63%的工业增加值。同时,一系列政策也在稳步跟进。2013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的决定》,为滇中产业聚集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2014年9月23日,云南省政府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2014—2020年)》,力求拓宽区域发展空间、强化区域合作、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形成我国东西互动、海陆并进完整开放格局。

云南钢铁业在困境中寻出路

无论是桥头堡建设的国家战略的实施,还是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建设,亦或是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都为云南及周边地区钢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但是,“寒冬”中的云南省钢铁行业能否支撑起这样的重担?

2014年,由于原料供应和市场形势不佳,云南省钢铁生产在达到2013年的峰值之后,开始出现下降。据统计,2014年,云南省生铁产量为1704.9万吨,同比下降-12.1%,2013年产量曾达到1938.6万吨;粗钢产量为1689.1万吨,同比下降10.4%,2013年产量曾达到1884.8万吨;钢材产量为1935.1万吨,同比下降4.4%,2013年产量曾达到2023.5万吨。

据笔者了解,云南省的钢铁行业同样在“寒冬”中煎熬。截至2015年上半年,云南省共有昆钢、曲靖钢铁、德钢、玉昆、玉溪仙福、永钢6家独立法人企业通过国家钢铁行业规范公告。目前,云南省的钢材核定年产能约为2500万吨。由于特殊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结构,过去,云南省钢铁行业长期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如今,在《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和新环保法的倒逼下,部分云南钢铁企业进行了兼并重组,基本形成了以上述6家集团为主体的产业格局,云南省钢企装备水平、节能减排水平、市场秩序规范程度等确实有所提升。

但是,市场需求长时间低迷,钢铁企业大多处于生产越多亏损得越多的状态。现实是,不少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企业难以在技术改造方面投入过多资金,随着新的环保排放标准实施和行业规范动态管理,企业面临着想投入却没有资金、不投入则容易出局的两难选择。据初步了解,目前,除上述4家已处于停产状态的钢企外,其他钢厂也在纷纷限产减产。若市场不见好转,这种情况可能会持续加剧,直到有企业被迫退出。

依目前的情形看,钢铁行业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将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加剧,能活下来的钢铁企业必须具备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能力,而这样的能力必须建立在低成本生产、高品质钢材、产品差异化和高效流通的基础之上。基于此,笔者认为,要突破局面,云南钢铁企业务必要摒弃偏安一隅、守住区域市场的固有思想,真正在区域范围内评价和衡量自身的竞争能力,适应区域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通过转型发展来应对周边地区的钢材产品输入带来的市场冲击。

目前,云南省钢企也在积极探索生存道路,具体思路有3个:

一是在环保、技术装备等方面主动升级。据了解,为迈向冶金深加工之路,昆钢实施了草铺搬迁升级工程,德钢实施了环保升级改造,均投入巨资,目的就是适应新常态,这意味着钢铁行业新常态的认识在云南省内也已经普及并形成共识,环保先行的理念已经植根于行业和企业,云南钢铁企业已经具备在危机中转型发展的基础。

二是积极寻求、研究政策,尤其是金融政策的支持,积极探寻与区域发展战略的契合点、结合点,并加强行业自律。为促进云南钢铁业发展,沟通钢铁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公司、物流公司和冶金院校共47家单位于2014年9月19日成立了云南省钢铁工业协会,在产品营销、原燃料采购、市场开拓、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合作已经展开。此外,借助通过工信部组织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审核,部分云南钢铁企业已经得到了省、市级银行金融机构的认可和支持,为未来的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积极寻求改革突围。近日,昆明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昆明市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昆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内容和目标,计划通过建立分类监管、综合考核的激励约束机制,合理划分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作为昆明市国有企业的代表,昆钢在改革的路上将首当其冲。通过内部改革增强成本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是云南钢铁企业走出困境重新发挥支撑作用的根本途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