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缺乏标准、技术创新受阻、市场配套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依然困扰着部分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合肥业界人士呼吁,应尽快出台充电设备国家标准,保障不同品牌、型号的车辆与充电设备间互联互通;适度放开新能源汽车准入制度,推动创新企业出现加快技术革新;进一步优化试点城市地方配套政策,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扫清障碍。
首先,应加快出台国家标准。部分国家标准缺失困扰着合肥当地政府和汽车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一方面,合肥目前充电设备型号繁多,其通信协议有国家标准,但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相对宽泛,难以实现不同品牌、型号的车辆与充电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标准缺失阻碍当地电动客车推广。
合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戴兵说,电动客车在中短途客运市场有广阔应用空间,但目前还不能参与其中,主要原因是新能源客车未能纳入交通部门车辆等级评定目录,没有新能源客车等级评定标准,建议相关部委牵头,建立健全涉及电动车制造企业的产品准入、整车、电池、电机、充换电接口、安全等一系列标准体系,保障新能源汽车在跨区域公共服务区域充电时,能实现互联互通,同时加快研究电池的安全标准;同时建议交通部门制定和修改相应标准,尽快将新能源客车纳入目录。
其次,应扫除创新障碍,推动技术腾飞。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效果性价比以及安全可靠性未达到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戴兵说,“电池在极端天气或挤压碰撞条件下可能导致电池寿命缩短以致损坏,甚至会发生着火、爆炸等事件。”因而,一些专家建议应适度放宽新能源汽车准入制度加速技术创新。
合肥工业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潘轶山表示,很多科研机构看好新能源汽车,也想像特斯拉一样开发新车,却因为没有汽车生产资质、只有挂靠在大车企名下借用品牌资质或是把设计方案卖给大车企,“这样大大降低了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热情,不利于新能源汽车整体产业水平的提高。应仿效国外资本市场‘宽进入、严监管和灵活融资制度,支持创新企业发展”。
第三,还需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配套体系建设。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较慢、消费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等配套体系建设也在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推广。比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推进较慢,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和消费者相互观望的“鸡和蛋”困境难以被打破。
戴兵表示,传统车企依赖政府思想严重,指望政府出资建设,“而国外一些车企例如特斯拉都是自己建设充电网络。”同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政策、土地、规划以及各种利益主体的权益分配问题,整个程序走下来非常慢,建议把充电桩建设纳入到国家基础建设规范,同时可尝试将地方政府对于购车的补贴转变为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补贴。
安进则认为,市场不能被割裂。现在的现状,88个示范城市88个地方补贴政策,很多地方只有意见没有细则,信息不对称,需要解决区域需求和地方政策错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