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空气质量问题已经对中国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阻碍。近年来,我国能源(中国能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结构调整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有关专家表示,煤炭发电、冬季大量的燃煤供暖、汽车尾气等,是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的主要原因。
据相关监测数据显示,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煤炭污染占16.7%。作为我国消费量最大的化石能源,煤炭的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70%,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电力结构也呈现以火电为主的特征,我国开采煤炭的一半以上用于发电,大约78%的电力装机是以煤为燃料的火电机组。
保持中国经济增长,能源的消费总量仍将呈增长态势。在环境已经不堪重负的背景下,唯一的调整方式在于降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比重,增加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清洁能源的占比。在《国家能源战略规划(2014-2020》中将推进能源转型作为了重中之重,为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空间。
据媒体报道,在目前的非化石能源中,生物质能为主要可开发能源。生物质能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14%,是排在主要的化石能源煤、油、气之后的第四位能源,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专业人士认为,生物质能是最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新型能源。据市场估算,我国可收集并能源化利用的生物质资源约7.15 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左右。
与风能、太阳能、核能等不同,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以生产电,也可以生产油和气,对于化石能源有完全的替代性。生物质能源的上游原料是秸秆、干柴等一些农林废弃物,在我国储量丰富且分布广泛。
此外,生物质能产业是基于循环经济理论、工业生态理论所建立的生态产业链。生物质能能源基础广,产业链长,随着产业发展的成熟,将这一产业链与低碳经济、县域经济一起嵌入到现有经济中,将使产业链上游的农民、生物质能企业、产业链下游能源终端以及产业链中间多个环节受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力发展的几种清洁能源中,核能、风能、水能的利用以国家为主导,而民企则成为了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这些分布式能源的主力。正因为如此,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生物质能,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对生物质发电存在一定扶持。据生物质发电行业龙头企业——凯迪电力相关负责人透露,国家电网对凯迪电力所生产的电力商品采取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并且生物质电价高于火电价格。
然而,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有关部门需要对企业需求进一步了解与相应的政策跟进。据了解,生物质能源行业投资巨大,涉及技术研发、上游生物质原料收储等,所耗资金不菲。企业融资方面的政策倾斜与金融机构的进一步支持,对生物质能源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