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来自中石油集团公司消息,我国“西油东送”战略通道的组成部分——中石油西部原油管道,在国内率先实现4种油品常温混输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2014年一季度,这条管道比2013年同期节约燃料3328.6吨标煤,降本1000万元。这不仅使西部管道公司原油(中国原油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综合能耗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而且为我国管道企业在多油源时代提高管输效益进行了有益探索。
据悉,西部原油管道(鄯善至兰州)2007年投产后,开始输送北疆油、塔里木油、吐哈油和哈萨克斯坦油。4种油品“排队”依次进入管道,即顺序输送方式。这4种油凝点差异大——北疆油和吐哈油约为零上15摄氏度,哈萨克斯坦油和塔里木油约为零下12摄氏度。为了防止低温导致原油凝管,管道在全线设置了34台加热炉,提高原油输送温度。
加热炉带来高能耗。2008年,西部原油管道仅燃油能耗就达到7.11万吨标煤,占西部原油管道全部能耗的70%。为了降低原油管输能耗,从2007年开始,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开始研究西部战略通道原油多品种混合输送工艺。这项工艺旨在将不同凝点的油品按一定比例掺混,降低输送油品的凝点,在保障下游炼厂原油品质需要的前提下,最终实现关闭加热炉、常温输送,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数据显示,34台加热炉“下岗”后,在节能降耗方面,西部原油管道的总耗能量仅相当于5年前的1/10,仅此一项年可创造经济效益近3000万元,并以单耗每万吨公里30千克标煤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混输后,可减少下游兰州石化炼厂分储油品的库容占用量。掺混过程从炼厂前移到管道企业,可节省炼厂自行掺混油品时间至少24个小时。
“更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加快建设,油气贸易逐渐增多,进口原油数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中国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生产运行处副处长汪开雄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不同原油物性,提高管输经济效益,成为管道企业需要深思的问题。多油品常温混输工艺,为企业走质量效益之路提供了一种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