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国家发改委能源专家在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上表示,中国正在酝酿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计划,其中主要就是煤炭(中国煤炭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消费总量控制。业内人士表示,一份更加详细的“控煤”方案不久将浮出水面,而这是政策层面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具体落实。对备受过剩与跌价困扰的煤炭行业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煤炭企业迫切需要转型,以在严峻形势下保持竞争优势。
“我们正计划用10年时间开发3000亿立方米天然气来替代中国3.2亿吨煤。”中国矿业联合会专家昨天在上述会议中如是表示。
政策层面,2013年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已明确表示,要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到2017年将这一比重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则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国家能源局也在今年年初定下目标,今年将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比重。
尽管如此,煤炭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能源结构中的主力,这是业内共识。但对未来煤价走势,专家们则普遍唱“空”。
汾渭能源常毅军即在上述会议中大胆预测,与2013年相比,2014年动力煤价格将下跌120元,炼焦煤将在5月底6月初探底,最多时可下跌180元,而2014年价格将平均下跌120元。
中煤能源煤炭销售中心执行董事宫清超也表示,2014年,煤炭黄金10年已正式宣告结束。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煤炭行业将进入低价位,低盈利阶段。
“不过,这轮煤炭市场的调整具有明显周期性,既和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又是行业自身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市场需要理性看待煤炭黄金十年的终结。”宫清超表示,当前国内煤炭价格下跌幅度已远远超过了国内煤炭企业能够承受的界限,煤价底部已现,继续下行空间已经不大。
如何在严峻形势下保持竞争优势,是煤炭企业面临的难题。宫清超认为,煤炭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煤炭企业需加快生产和利润方式变革,实现煤炭产品从单一燃料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同时着重成本管理,坚持集约化发展,由追求质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对一些企业来说,转变已经开始。山东焦化相关高层即表示,为了让公司从传统焦化行业向清洁能源行业转变,公司拟投资43亿元建设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LNG25万吨,乙二醇22万吨,年增焦炉煤35个亿,新增利税13个亿。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则在进行另一种探索。该公司董事长李洪国介绍,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已推出短长协业务,这种新交易模式将瞄准中小微市场,给中小微煤炭商搭建与上游贸易商的对接渠道,使生产商和分销商充分对接,达到扩大市场、降低成本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