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伏行业上市公司2012年度业绩预告的陆续发布,整个光伏行业的经营困境暴露无遗。东方日升、向日葵亏损超亿元,超日太阳业绩大变脸,整个光伏产业链企业几乎无一幸免,而上游多晶硅产业不仅产能严重过剩,更面临着技术、能耗等多重问题,行业并购重组迫在眉睫。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目前已有的60家多晶硅企业中,只有4到5家还在进行少量的生产,90%以上的企业已经处于停产状态,而且这一局面短时间内也很难改变。我国2006年起上马的1500吨以下的小产能多晶硅(多晶硅市场前景调查分析报告)企业约占半数以上。由于对市场情况没有进行分析而疯狂上马,导致设备配置、引进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难以改变的缺陷。在设备选型配置上,受当时制造技术的限制,2006年~2010年大部分小产能多晶硅生产企业采用9对、12对、18对棒多晶硅还原炉,存在着炉型小、产能低、能耗特别高的问题,根本无法与现行36对棒还原炉相比,其中电耗上相差50%。生产流程中占据重要环节的氢化转换技术,现行冷氢化技术比原来的热氢化,电耗省30%左右,转化率高8%~10%。所以,目前国内小产能多晶硅企业普遍存在着投资成本高、建设成本高、综合能耗高、产能低、制成率低的“三高二低”生产特点。
目前,国内小产能多晶硅生产企业,多晶硅综合成本约50美元/千克,而国际上多晶硅市场价格已经降到了17美元/千克,与生产成本相比严重产销倒挂,小产能多晶硅企业面临企业规模小,产能释放能力不强,成本难以下降的多重压力,在无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情况下,已无继续生存发展的可能,甚至只能走清算重组、破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