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陈建新(化名)向大同市煤矿兼并重组领导小组提交了一份新的煤矿重组方案。
作为大同某地方煤矿的总裁,陈建新在方案中阐述了组建生产能力超过300万吨的煤矿集团的雄心。具体而言,就是将当地8家产能为30万吨的地方煤矿,整合成3个露天矿和2个井工矿,其中一个产能为300万吨,另外四个的产能为90万吨。
2009年,山西省希望推进2500多座地方煤矿的整合重组,陈建新的方案正是其中一例。根据3月25日山西省煤炭工作会议的精神,全省煤矿在现有基础上将再压减1500座,到明年底矿井数量控制在1000座左右。单座矿井的生产规模必须达到90万吨,而且要实现机械化综采。
对众多等待复产的地方中小煤矿来说,这是一个不易逾越的门槛。据估算,要达到以上标准,这些煤矿仅矿井整合改造一项,所需资金就在300亿元左右。
等待复产的“八分之七”产能
进入4月份,山西省内此前停产整顿的地方煤矿开始复产。但记者从大同市煤管局了解到,全市125座有证煤矿,迄今只有一家煤矿复产,加上原来正常生产的5座煤矿,目前只有6座矿井在生产,产能总计560万吨,仅为合法煤矿总产能的八分之一。
市煤管局安全科科长王云对记者说,如此低的复产率,主要是政策因素造成的。
“煤炭工作会给今年的复产设置了两个前提条件,其一规模不低于90万吨,其二必须实现以综采为主的机械化开采。”他说,对绝大部分地方煤矿来说,这两条几乎关闭了他们复产的大门。
陈建新从2006年开始投资山西煤矿,截至目前,已经投入5亿多元。而要完成他所提交的整改方案,还需追加投资至少10亿元。
大同某产煤县分管煤矿工作的副县长估计,大同30万吨以上的矿井,只有35座左右,90万吨以上煤矿更是寥寥无几。“我们县煤矿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正常生产了。”他说,三年来,全县煤矿从当初的44座压减到了10座以内,现全部处于停产状态。
考虑到当地煤矿规模偏小、投资不足的情况,大同市煤管局将今年的复产条件仍然放宽到30万吨。“只要规模达到30万吨,由炮采改为综采,而且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就可以复产。”王云说,即使如此,目前仍没有煤矿申报复产。
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全市已经有20多家煤矿复产。
从2003年开始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以来,山西市级以下煤矿数量已从4598座减少到2008年底的2598座。去年下半年,山西省政府就新一轮煤矿整合发文,要求30万吨以下矿井全部关闭,目标是到2010年底,省内煤矿个数控制在1500座以内。
但是,今年3月25日的煤炭工作会再次出台新的整合方案。根据《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的安排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要求,到2010年底,全省矿井个数控制在1000处左右,整合重组以后煤炭企业规模原则上不低于300万吨/年,矿井生产规模原则上不低于90万吨/年。
“与去年的文件相比,今年的新政策有三大变化。”陈建新说,一是保留的煤矿数量从1500座压减到1000座;二是单井规模从30万吨提高到90万吨;三是首次对各市煤矿数量进行定额分配。
《意见》出台后,业内有人质疑,如果单井规模不小于90万吨,全省1000座煤矿的总产能将突破9亿吨,而山西省煤炭总量的控制目标是——到“十一五”末总产量不超过7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