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海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与成就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旅游产业人员达106万人,文化和旅游产业拓宽了农牧民增收渠道。
从景点游到全域旅游,青海吸引着八方游客。近年来,我省打造山地型、河湖型、草原型、森林型、沙漠戈壁型和人文型生态旅游产品,进一步强化了三江源、祁连山、青海湖等生态品牌。龙羊峡景区、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童梦乐园、平安驿袁家村、茶卡天空之镜、西宁博物馆群、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天境祁连、湟源宗家沟、贵德黄河综合生态景区等标志性项目建成运营。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目前,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110家,其中4A级以上27家,星级饭店479家,旅行社437家,各类旅游车增加到1899辆,民俗游、生态游、自驾游等旅游多元供给让游客感受着青海的壮美山川和人文内涵。
旅游旺季,全省各地花海乡村游人如织,一个个小村庄里自驾车排成长队,大量的游客带动周边农家院、小吃摊位、自助茶园、超市等收入增长,拓宽了百姓的增收渠道。不仅仅乡村旅游火爆,各地的特色文化产业也让百姓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边麻沟、湟中卡阳、互助土族自治县油嘴湾、尖扎德吉、贵德松巴、乐都卯寨等新型乡村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发展文化旅游逐渐成为扶贫的新渠道。
2018年,全省文化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3.7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4204.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6.3亿元,自驾游车辆增长到174万辆,成为全国自驾游爱好者首选目的地。此外,我省刺绣作品走俏国内外市场,随着我省连续两年举办青海刺绣大赛,全省从事刺绣人数达30万人,刺绣产业逐步成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