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2014-2015年,旅游行业创业进入疯狂期,大量VC催生了一大批旅游创业公司。时间来到2019年,现在回头,当初的创业公司还剩下几家?那些年进入的创业公司大多数不见踪影,究其原因可以确定为携程系一家独大,流量红利见顶,线上获客成本太高。当然,你可以说还有美团旅行、飞猪这样的新平台业务发展迅速,不过要是没有美团点评、阿里的数亿用户做支撑,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新入口吧?之前还有一个途牛,长期贴钱做流量后目前市值估计就是携程的零头。
这个格局,和几年前淘宝/天猫、京东垄断市场的格局何其相似?那时不会有人想到会有这么一个拼多多突然冒出来,市值直逼京东。
旅游行业会有拼多多吗?
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决定了一二线城市的人群还将长期处于巨大的工作和时间压力之下。所以他们梦想的旅行,更多的像是下图所展示的一样:要能让人羡慕嫉妒恨。而在三线及以下的城市人群,工作和时间压力则不会那么大,高频的周末亲子活动、研学教育、休闲和自驾游等就变得很常见,很多地区都出现了2.5天的周末模式。这时,随着旅游目的地的下沉,各种旅游资源的挖掘和推广,研学类、体验类产品的重新设计和升级,则变得更加重要。
发达国家的旅游发展,已经走过了这条路:从观光到深度体验,只有产品的多样性才有机会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新的流量入口在哪里?
从拼多多的路径来看,它很好的利用了低价“拼单”的模式,是典型的社交电商。就像段子手们说的,失联许久的前女友发来微信了,一看竟然是拼单。极其吸引眼球的低价,加上富有煽动力的产品文案,在特定的圈子里很快就形成了引爆,微信流量的加持也促成了拼多多的快速成长。
旅游其实天生也是一个适合圈子社交的行业,不管是家人,还是同事朋友,或者陌生的网友,通过微信群、QQ群、朋友圈、BBS组团已经是既成事实。这条路上,已经躺下了无穷多的创业公司:也许方向对了,时机和路径可能不对。旅游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内容。老牌的LonelyPlanet(孤独新球)还在引流国际风潮,而在携程一路垄断的在线旅游业还能继续发展的马蜂窝,走过的路就是典型的内容电商。头条的成功,也证明了全新的内容生产和推荐模式还有突围的空间。除了文字和照片,最火的短视频抖音,也带火了重庆、西安等一批地区的旅游。
优质的内容生产,脱离不了优质的创作者,但是这个人才资源问题,尤其是在广阔的下沉的县市级城市和乡村,还需要找到路径解决旅游的社交和下沉的地区内容,应该是新的流量入口所在。
旅游行业的供应链机会在哪里?
旅游行业和拼多多的社交电商不同,电商业需要把货物从产地运输到消费者手上,而旅游行业则是需要吸引消费者到目的地去消费。拼多多的成功,需要有足够的中小微工厂的产品,以及能配套上的物流服务。物流体系不成熟的时候,拼多多很难有今日的成功。
旅游行业的大小交通,扮演了物流行业几乎同样的角色。随着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的巨大投资,私家车全面普及和汽车租赁业务的下沉,抵达各个旅游目的地已经变得更容易。
交通问题解决了,这时就需要我们仔细思考旅游产品的供应问题了。旅游行业的供需错配问题存在已久,究其根源也是结构性矛盾。
在携程等OTA平台垄断流量优势的年代,旅游目的地的产品供应商很难直接触达客户,而OTA平台更加不希望供应商具备抗衡的能力。随着国内休闲度假、自驾游、研学亲子游需求的进一步扩大,满足这些需求的旅行目的地将进一步下沉,未来这个矛盾只会更加尖锐。
拼多多对比京东的改变:客户群改变,通过重构供应链,改变了产品生态;旅游行业“拼多多”的机会(对比携程):客户群、目的地下沉,须建立或重构服务网。携程系牢牢掌握了一二线城市及商旅用户的入口,尤其是酒店、机票等,以及观光游时代的门票等资源,它建立的体系已经大量挤占了目的地各种小商家的利益。基于下沉的旅游目的地,单一商家的运营推广能力已经完全无法对抗携程这个流量入口。但是,就算是在这种压力环境之下,满足大量个性需求的产品,也在寻求和创造出新的出口。也许谁能建立起这样的新型目的地服务网,谁就有机会建立起一个旅游行业的“拼多多”。
相关研究报告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