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点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卸掉包袱、轻装前行”?

2018-11-09 10:00阅读:73

作者 : 千讯咨询   来源 / 本站整理

字号

近日,苏州西园寺主动申请退出国家4A级景区的消息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江南名刹主动褪去“A级光环”,有人赞赏其“激流勇退”是“功德无量”,也有人困惑不解:“好不容易争来的‘金字招牌’,为啥轻易放弃?”

寺院作为宗教场所,旅游景点本不是其主要功能。于此而言,西园寺此举更像是一次“返璞归真”。正如该寺负责人所言,“寺庙的基本功能是培养佛教人才,过于喧闹的景区环境不符合清静庄严的寺庙环境”。摘掉“4A级”的牌子,既是在褪去附着其上的“光环”,也是在远离流量带来的浮躁,这种行为本身即带有鲜明的指向意义。可以说,这虽然是西园寺一家之行,却无异于一种启发:旅游景点究竟该如何发展,才能“卸掉包袱、轻装前行”?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正如古人所言之“目击道存”,目之所见与领悟的“道”有很大关系。历史遗迹穿越时空,让游客真正领略其文化之美,才是景区基本的“人设”。但反观当下,多数旅游景点却一味“向钱看”,历史韵味和文化传统被抛诸脑后。

君不见,“景点搭台,经济唱戏”的商业模式让“天价香”“天价虾”等乱象屡见不鲜;定位模糊让景区成为“大杂烩”,景观千篇一律,毫无特色;常常碰到的“坑蒙骗”,让旅客直呼“此生不会再去第二次”……有人曾戏称自己旅游的状态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确,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显然无法给予游客获得感,更和旅游本身的价值相去甚远。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风景区、古迹、遗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今天的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国,相关产业爆发式增长,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困境。对景区管理者而言,与其绞尽脑汁追名逐利,不如多做做减法,卸掉包袱。在这方面,国内许多成功案例可资借鉴。比如杭州的西溪艺术村,在打造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了当地特有的自然景观,给游客传递出古人“迁客南寻菰米香,楼台飞尽过三江”的意境;还有乌镇,通过“文化复兴”让游客动手体验古老的传统工艺,打造出江南水乡的年代感……这种深度体验,才是旅游升级的题中应有之义。哲人有言,“旅游是知识之路”。打造好这条“知识之路”,“文化”二字切不可缺。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