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运营模式落后,我国百余中小机场一直深陷亏损泥沼。7月5日,笔者从2018中国中小机场发展论坛上获悉,目前全国184个中小机场约70%处于亏损状态,依赖政府财政补贴支撑。对此,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理事长王瑞萍指出,当下中小机场存在运营模式尚未转型、封闭的发展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化程度太低等问题,所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待解。
近年来,在机场批量开建之时,有业内专家指出,国内现有机场出现了大面积亏损,如果继续建设,结果很可能是建得多亏得多。不过 ,对于机场数量问题,民航局局长冯正霖曾明确表态,按照航空发达国家发展的规律,我国中小机场的总量仍旧偏少,应进一步完善中小机场布局;机场规划应适度超前,但也要杜绝一味求大,应在机场远期社会效益和近期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国内中小机场应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王瑞萍说。也有业内专家指出,国内中小机场大多采用“经营型”运营模式,眉毛胡子一把抓,负担沉重。而发达国家的中小机场用20年完成了从经营型向管理型的转变,将不少业务进行外包,这些都值得学习。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飞机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针对如何扭亏,宜昌三峡机场董事长徐佐强则表示,航空市场开发难度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是中小机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但总体来说,航线是维持机场发展的‘血脉’,是机场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载体。宜昌三峡机场通过培育、加密航班,提高枢纽航线执行密度,拓宽航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增加国内外通航城市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