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财政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示范项目规范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近期核查发现部分旅游PPP示范项目存在进展缓慢、执行走样等问题,后期将对核查存在问题的173个示范项目分类进行处置。据悉,核查存在问题的173个PPP示范项目中,文旅项目有12个。正确认识PPP模式,确定适合的参与主体及优化顶层设计,保证PPP项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此次清理PPP项目,是财政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具体举措。自我国实施PPP以来还没有进行过一次系统性的规范。”吉林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张依群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PPP的发展为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走样、变形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问题值得高度警惕。
对于旅游PPP项目遭遇的落地难、运营不规范等现状,有专家表示,由于旅游PPP项目具有持续运营和持续回报的特性,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适合PPP模式,对于政府和社会资本方来说,认清这一点至关重要,因此在最初选择项目上需要认真筛选。“旅游PPP项目较一般项目更为复杂,周期较长,土地审批难度大,极有可能出现民营资本对项目的过度开发。”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魏翔表示,旅游PPP项目的落地实施可以拉动周边地产和商业的价值,而这部分溢出收益通常会被地方政府以就业、税收的形式回收,证券公司、投资人都分享不到。因此,旅游PPP项目,政府财政兜底时的浮动比率是应该上调还是应该下调?政府应该承担风险还是把风险让渡给民营企业?都需要多方位考量。
实际上,PPP在国内还是相对新鲜的事物。PPP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通过政府与企业合作进行旅游开发,充分发挥投资运营企业的智力和专业优势,理顺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形成社会资本投资旅游开发的新契机。
专家表示,从资金使用角度而言,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国家财政资金是主力军,引入社会资本进入这个领域,一是为了对财政资金不足予以补充,二是为了通过一种市场化的机制,可以使得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公共项目更有市场活力,提质增效,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同时,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以外的其他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模式可以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和幸福生活享有获得感,比如养老、旅游领域等。
也有专家提出,当前的PPP首要的工作是找准问题,PPP项目乱在什么地方,哪些是实施中的管理问题或操作问题?当PPP项目出现问题时,应有问题反馈机制与应对机制,这就要求地方政府运作PPP项目时,应建立项目跟踪机制、监督机制与止损机制,尽快制定游戏规则,从而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PPP的关键是规范,通过工作机制去规避以往PPP模式带来的风险是一条可选之路。这无疑牵涉到PPP的两大主体:政府和企业。在PPP规范发展之路上,政府和企业如何打配合战?各自又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应该如何确定PPP项目主体的参与资格以及职责内容?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4月底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在旅游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了政府和社会资本各自应该扮演的角色。《意见》在“严格执行财政PPP工作制度”方面明确提出,保障政府知情权,政府可以参股项目公司;保障项目公司的经营独立性和风险隔离功能,政府不得干预企业日常经营决策,不得违规兜底项目建设运营风险。
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专家、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卫东认为,不是所有的社会资本方都适合去做投资人。当前,我国PPP项目中大量投资人是施工企业,但施工企业是否能成为合适的投资人,不能简单地去回答是或否。“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在PPP项目中,需要解决风险管理问题,包括投资风险、施工风险、运营风险、人力资源等。现实中,那些追求资金长期稳定回报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基金和专业投资机构这样的匹配,对PPP可能是最合适的。”
财政部4月28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总数7420个、投资额11.5万亿元,其中,累计清退管理库项目1160个,累计清减投资额1.2万亿元。据悉,此次对核查存在问题的PPP示范项目进行分类处置,其中,30个退库项目总投资额约为300.2亿元,54个调出示范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584.8亿元,89个限期整改项目总投资额约为4817.9亿元。
运作模式不规范、采购程序不严谨、签约主体存在瑕疵,限期6月底前完成整改的项目89个,涉及文化、旅游项目的有4个,涉及总投资额158亿元;此外,一级行业虽非文旅,但是与文旅相关的项目还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沿江景观带(滨江大道)PPP项目、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配套功能区东极小镇PPP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