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多项政策红利支持下,特色小镇建设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有些地方找准自身优势,通过特色小镇建设找到了经济发展新动能;有些地方盲目跟风上项目,试图简单照搬其他地方或国外的经验,存在一定风险。
随着近两年的探索,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风向越来越清晰,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未来特色小镇发展的总体要求;风口越来越聚焦,都市圈周边地区、交通枢纽地区以及有特定资源支撑地区是特色小镇较为理想的选址,小镇发展呈现出市中镇、园中镇、镇中镇、城郊镇等一些主要形态;建设风险越来越明确,主要就是房地产风险、政府过度负债风险、低质量规划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以及可持续运营风险。
关于特色小镇,前一两年写的文章、做的讨论很多都没有清晰界定,对特色小镇的优点讲得多,缺点讲得不充分,问题有所累积。特色小镇发展如果不能适时纠偏,到一定时候,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会不会一声令下,不让搞特色小镇了?现在看,这个顾虑得到了化解。
特别是2017年12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当时的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发展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便捷高效、文化浓郁深厚、环境美丽宜人、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和小城镇,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包括中央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个地方对于特色小镇都出台了很多政策给予支持。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反映出的一个重要的风向是: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大有可为。
特色小镇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下提出,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发展特色小镇可以促进和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就地就业。特色小镇面积不大,在产业上是小而强,体制上是小而活,形态上是小而美,功能上是小而优。一个特色小镇,能够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使得人们多了一个旅游的去处,而且能够吸引新经济在当地落户,改善一个区域的投资品质和投资环境,解决当地的就业,吸引中小企业和一些特色产业入驻,源源不断产生税收。为此,关于“推还是不推特色小镇”这个问题,经过不断的实践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另一个风向性的问题是“要推多少个”。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特色小镇发展上,也是要追求有质量的、健康的发展和规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质量摆在第一位。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数量和质量问题已经得到了回答。未来是否还要按照1000个、2000个特色小镇来推,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有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特色小镇。
再一个风向性的问题是“按照什么模式来推”。在此之前,国内关于特色小镇讲得比较多的是浙江特色小镇模式,实际上也正是因为很多地方把浙江特色小镇可以学的和不可以学的,一股脑儿地借鉴或者照搬,才导致了特色小镇发展出现了很多问题。实际上,创新的理念可以学习,如何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的做法可以借鉴。但是浙江的特色小镇有它立足的基础,如历史条件、文化条件、产业条件等,与其他地方都不同,建议各地在推特色小镇发展模式方面,要把自身的基础条件和理念等科学区分,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小镇。
另外,关于特色小镇的风向谁来牵头的问题。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关于未来特色小镇如何合力推进发展,这是一个大的方向问题,特色小镇应该是一个合力推进的过程,应该放入多部门协调的机制当中。特色小镇发展当中也应该特别注意将小城镇和特色小镇进行有效区分,这是未来分别制定相关政策的基础。未来特色小镇的风向,我认为是越来越清晰,我们会在很长时间里要有质量、高规范地去推进特色小镇,强调特色小镇可持续、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