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篁岭景区的火爆,是江西婺源乡村旅游红火的一个缩影,而婺源能成为很多人梦想的旅游目的地,首先要“感谢”婺源人几十年如一日对绿水青山的呵护和对古建筑等传统文化传承的“坚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朴素道理,在这里体现得尤其具体鲜活。
保持定力,为子孙留下绿色“财宝”
婺源在外最响亮的名声是“油菜花”,实际上,真正深入游走婺源,你会更惊讶遍布乡野的古村落古建筑。
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处的婺源,是朱熹、詹天佑等名人的故里,古属徽州“一府六县”,徽商官宦众多,兴建了一大批徽派建筑,现已查明各类不可移动物质遗产多达万处,其中明清古建筑4500余幢。
“咬定‘青山’不放松”在这里有着别样的诠释——拒绝污染企业,拒绝过度开发,护住一草一木,才使得今日的婺源拥有高达82.6%的森林覆盖率,成为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吴曙深有感触地说,10多年来,县级领导换班子不换路子,即使有时经济数据看上去不那么“漂亮”,也咬牙顶住压力、保持定力,“将绿色进行到底”,“将徽派进行到底”。
其实,婺源古村落传统文化保护也曾走过弯路。原来婺源乡野建筑基本都是白墙黛瓦的徽派,改革开放之初,部分居民学外面的“时髦”,建一些外墙贴瓷砖的“小洋楼”。“破坏了婺源徽派风格的整体协调性。”有识之士评价说。
婺源人民“文化自信觉醒”之后,上下开始清除这种“建筑污染”。一手是“堵”。婺源挨乡挨村调查摸清了全县传统建筑“家底”,每一处都有自己详细的身份“档案”,每一处都有“管家”“守护人”,都有保护性规划,让乱拆无从下手。
另一手是“疏”。居民修缮、改造或新建房子,外观不能“随心所欲”,不能破坏徽派风格的整体和谐性,可以从几十套免费建房图纸中选择,符合条件的甚至可以获得财政补贴。
到2017年年底,全县已累计消化掉了约6000幢“非徽派建筑”。越来越统一协调的徽派建筑让婺源全域四季都像是一幅超大国画。
乡村旅游需要转型升级
作为中国乡村旅游的典型代表,婺源“中国最美乡村”的桂冠,不是天下掉下来的,而是一步步探索出来挣来的。
他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试水,先是走过了“架杆收费”的“卖资源”的阶段;2007年,在县政府主导下,全县大部分优质旅游资源被整合打造“一票制”,结束了“小散乱”的割据局面,使婺源乡村旅游走上“创产品”快车道,涌现了“梦里老家”等一大批乡村旅游品牌,成为全国4A级景区最多的县,收获了“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旅游接待人次连续10年居全省第一,去年全县旅游收入105亿元,各项旅游指标领跑全省。
乡村旅游如何跟上甚至引领游客的新需求,如何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乡村旅游先行者,婺源也“率先”触摸到了新的困局。
让篁岭由“丑小鸭”变“白天鹅”的70后吴向阳,当过兵,做过公务员。投资开发篁岭之前,已经在旅游市场搏击了近10年,成功开发了婺源第一个民营景区鸳鸯湖、大鄣山卧龙谷、江岭4A级旅游景区等。
旅游公司和景点居民“门票分成”,这种旅游资源整合模式在特定阶段使婺源旅游品质上了一个台阶,但其“娘胎”带来的产权不明晰,导致了旅游公司缺乏长远规划,畏手畏脚不敢追加投入升级品位;而“吃老本”又导致景区竞争力下降收入增长乏力,不能满足景区内民众“不断提高收入水平”的需求。而且,景点居民短期发展目标又与旅游公司长远打算存在冲突……
个别古村一夜之间百姓拆掉大片古民居;一些景区因村民不满分成收益而被迫暂时关闭……增长与转型、企业与村民、收入与分成等矛盾纠缠在一起,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婺源乡村旅游发展“再上一层楼”。
实际上,不仅婺源,因产权、与原住民利益分配等问题产生纷争乃至陷入困境的景区,近年来在全国并不罕见。
赵彤副会长认为,婺源县乡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房屋产权置换,秉承“合作双赢、共融共赢”的“命运共同体”思维,考虑了当地居民的利益,创新性地化解了这一矛盾,使一个经济凋敝、濒临消亡的“破村”产生了化蛹为蝶、产业兴旺的蜕变。
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据统计,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收入3200亿元,解决农村就业3300万人,占全国农村非农就业人口的16%。2011年~2015年,全国有10%的贫困人口,即超过1200万人通过旅游脱贫;国家还计划“十三五”期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再带动1200万人脱贫。乡村旅游正在成为乡村振兴强劲的“发动机”。
“村村有停车位,有旅游公厕,有旅游步道”,婺源正在推动“秀美乡村建设”,加紧打造一批“零门票”景观村,谋求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火热的乡村旅游直接带动了婺源8万多百姓从事涉旅相关行业,相当于每四个婺源人就有一人“吃旅游饭”。
相关研究报告: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