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海接待国内外游客3130.4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3%;实现旅游总收入347.01亿元,增长22.6%。实践表明,青海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旅游+农业、旅游+互联网、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产业大融合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业态,备受游客青睐。
旅游融入农牧乡村更具活力
牙合村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山乡,曾经是全省1622个贫困村之一。以前,这里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基本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滞后,年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自2015年10月,政府部门派出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组驻村后,村里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书记李晓俊带头策划打造“牙合最美北方梯田”、开办“开心农场”、开通“农副特色产品进城”渠道……短短1年多时间,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围绕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中脱颖而出,成为不少城里人观光、休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牙合村是青海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乡村旅游已经日渐成为青海扶贫攻坚的主阵地,旅游扶贫成为全省扶贫的生力军,迸发出巨大的活力和强劲的生命力。
“十二五”期间,青海共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5个、示范点15个、农(牧)家乐3016家,14万农牧民从中受益。
文化浸润旅游景区有了灵魂
“那一年,我们相逢在美丽的青海湖;那一年,青海湖的记忆变得模糊……”动人的歌声唱出了青海湖的自然美,也唱出了青海湖的人文美。
一首歌可以唱红一个景区。近年来,青海省十分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旅游部门组织创作了《那一年,青海湖》等一批描写青海自然美景、表现青海历史人文、展现青海人民欢乐生活的“青海旅游组歌”。
互助县小庄村自上世纪80年代经营农家乐以来,积极将土族歌舞融入旅游接待当中,后来成立的互助土族故土园,将土族民俗文化不断传承并发扬光大,并于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是旅游与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之一。
交通助力旅游实现互联互通
自驾游、自助游等新兴业态的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青海积极推进旅游交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铁路方面,兰新铁路客运专线投运,标志着青海省正在驶入高铁时代。西格铁路关角隧道铺轨开通,实现青藏线大提速,兰新铁路、兰青铁路、青藏铁路、格敦铁路串联成的铁路网正在形成。
公路方面,实现西宁至塔尔寺、西宁至青海湖、当金山(敦煌)至格尔木、德令哈至大柴旦等高速公路贯通。目前,全省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000公里,以西宁为中心、连接7个市州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
民航方面,今年青海机场公司运营的西宁、格尔木、玉树、德令哈、花土沟、果洛六座机场,年旅客量突破500万人次。这是继2009年突破100万、2011年突破200万、2013年突破300万、2014年突破400万之后又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青海民航每两年一个百万增长的跨越式发展。
旅游+互联网插上腾飞翅膀
2016年底,青海旅游大数据平台建立。通过平台,管理部门可以实时了解到进入青海的客流量;游客可以快速查找青海旅游的各类信息、实现网上预订甚至是实景虚拟体验旅行……从游客的旅游体验,到企业的营销推广,再到政府部门的智慧管理,互联网已经渗透在旅游的方方面面。
青海湖景区开通了微信摇一摇购票和微信支付购票功能,游客通过微信公众号便可购买门票,凭二维码到售票窗口取票。景区还通过微信平台实现了语音导览,游客可以边游览景区边用手机听讲解。塔尔寺官方网站则通过音视频讲解、图文并茂的方式详细呈现景点风貌,游客在实地游览之前便可领略塔尔寺的魅力。
据介绍,下一步,青海将培育一批“互联网+旅游”示范企业和“互联网+旅游”创新业态。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用合作的“互联网+旅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互联网+旅游”创新政策试点,研究适应互联网旅游新兴业态发展的税收、保险政策;大力推进各市(州)、县旅游局的上网工程,进行动态监控与管理,实时采集游客的动态数据等;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互联网+旅游”创业园区,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青海省智慧旅游项目申报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国家级“互联网+旅游”创客基地,推出5个国家级创客示范项目。
“‘旅游+’的大趋势、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青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青海将大力实施“旅游+”工程,充分发挥旅游的拉动、融合、催化、集成作用,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环境。
相关研究报告: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