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旅游行业中,“全域旅游”算是热词。旅游是悦人的,也是悦己的。松阳在全域旅游建设开发和功能布局中,一直恪守一个理念:“游客—原住民—投资商”融合共生。
据千讯咨询发布的《中国旅游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旅游发展,再也不是从前“打造某某景区”的概念,真正值得人们远道而来,放松身心的地方,应该处处是景、时时见景、人人为景、事事皆景。
打造全域旅游,松阳在规划布局上颇费心思。
如今以松阳古城和传统村落为核心的全域点位布局,以八条艺术创作路线和松阴溪绿道为主体的全域线位布局,以全县域乡村博物馆和全县域民俗文化活动为内容的松阳全域文化布局已基本形成。
这些年松阳取得的成果不少:“中国建设最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名县”“古村旅游目的地”“全国旅游创新发展示范地”“全省旅游发展十佳县”……成功申报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创成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保持每年30%以上快速增长。
松阳在发展全域旅游的过程中,将全产业融合,巧妙地“因地制宜”,生态产业围绕着旅游“+”做文章,创新出蛮多亮点。
喝高山泉水长大的岱头生态大米身价翻了两番
丽水古称处州,松阳素来是丽水粮仓。当地自古有句话:松阳熟,处州足。千百年来,松古大地上的松阳在松阴溪庞大水系的滋润下,孕育出千年古县的农耕文明。如今,“旅游+农业”的融合发展,让这片土地的农业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春天,为稻田提供有机肥料的紫色云英花海盛开,夏天或秋天,层层梯田上,绿色、金色的麦浪随风波动,这样的美景吸引越来越多游客、摄影绘画爱好者们的到来。岱头村还顺势结合传统民俗和农耕文化,插秧播种的传统农耕仪式,让城市人感受到了乡土滋味。
利用农业形态之美、色彩之美,营建生产性农业景观,建设综合型农业休闲旅游项目。在松阳,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少:大木山茶园景区叠加种植效益和景观效益,成为全省农旅融合发展示范;樟溪红糖通过传统工艺加工,投放旅游市场后效益高涨,亩均增产5000余元,产值达到2万元/亩。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正在徐徐铺开。
全县域乡村博物馆
活着的会呼吸的博物馆
松阳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让“旅游+文化”水到渠成。10月17日,日本大地艺术之父北川富朗先生受邀来到松阳,参加由松阳县人民政府主办、松阳县旅委承办的“田园松阳乡村旅游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他惊讶于松阳文化引领乡村复兴的探索实践,表示深受启发。他说,松阳对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值得学习。
值得一提的是,松阳的全县域乡村博物馆在推进文化旅游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松阳的乡村博物馆很多,到今年底,已开放了近十个,有红糖工坊、契约博物馆、茶叶博物馆、松香博物馆、竹林剧场等。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博物馆都是活态的。
每个乡村博物馆,都是挖掘在地的文化和产业特色,化整为零建立起来的。它们可能是古村落的文化礼堂,祠堂,也可能需要新建一部分,与在地文化和特色产业结合,除了老百姓休闲文化交流的空间,还带有产业功能。
“旅游+文化”在松阳还有个特色,就是“乡乡有节庆、月月有活动”的民俗文化节庆活动。一方面重视传统的元素,另外一方面也注重核心文化观。目前为止已经复活了60多台民俗活动。不少村落就是通过节庆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村里面的民宿等产业也发展起来了,一个乡村就开始有了生命力。
蛮多人来了就不想走
干脆开起了民宿
松阳有好山好水,也有乡里乡情,让人心生家的温暖。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来到松阳后,就被深深吸引,有的干脆留在松阳开起民宿。这和松阳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民宿”思路,不谋而合。
在松阳,“旅游+民宿”融合发展始终没有停止脚步。如今,当地累计建成380多个农家乐民宿。并且民宿不断与一二三产粘连,和农业农村农民链接,已经有一批领头的精品民宿如过云山居、云上平田、茑舍等,早已成为旅游目的地。
25个省A级景区村庄,村村成景区
全域旅游颠覆了以往旅游观念。在景点旅游时代,大家更多关注的是景区,而在全域旅游时代,旅游不一定是去景点,而是希望放眼望去都是景,所经之处都是旅游目的地。
这也要求全域旅游“不留死角”。就像松阳在全县推行的“厕所革命”,就是个以小见大的窗口。
今年7月,浙江正式出台全域旅游示范县、A级景区村庄等创建标准,计划到2020年,让一万个村成为A级以上景区,其中一千个成为3A级景区。
松阳有百余个传统村落,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资源,已有25个村庄成了省A级景区村庄,村村成景区,村村皆是目的地。
全域旅游发展中,和松阳有关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未来,全域旅游也将成为松阳一二三产相生相融的绿色经济催化剂和城乡互动互补的新型城镇化黏合剂,打造出具有松阳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不再是梦想。
相关研究报告:
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预测报告
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