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将积极促成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互联互通。除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有助于互联互通目标实现外,旅游在推动互联互通方面更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和作用。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则在于心相交。旅游是促进相互理解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正如习总书记曾指出,“旅游是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的桥梁”。
围绕“一带一路”倡议,这里仅就旅游市场合作、对外旅游投资深化、旅游合作机制优化等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有助于“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务实推进和深化发展。“一带一路”旅游合作首先在于旅游客源的交流合作。普遍的分析都看到了目前旅游客流双向流动的不对等问题,也提出了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签证便利化的对策建议,但对造成旅游流动不对等的原因和沿线签证便利化的建议恐怕还需要深入分析。
旅游流动不对等,甚至入出流量悬殊,既有沿线国家的营销宣传、产品创新、服务适应等方面的原因,也包括沿线国家的安全形势、市场发育等方面的原因。因此不能笼统地提出改善签证便利性,优化双多边旅游流动。比如,需要充分考虑到旅游流动与安全形势之间的关系。在安全形势稳定的区域,完全可以加快推进旅游签证便利专属化措施;但在安全形势挑战严峻的部分区域,过于放松签证方面的手续,则存在输入性安全威胁等风险,因此只能实现有限度的市场合作。
当然,在旅游市场合作中也存在一种忧虑,那就是会不会存在我国输出消费能力远大于输入性旅游消费的问题。实际上,在旅游市场合作上,不仅要看到旅游消费能力的输出,更要看到旅游资源的相对输入。限制旅游消费能力的输出,其实是在增加我国旅游资源、旅游生态的压力。因此,我国对出境旅游消费采取积极的态度,不仅仅是大国心态、大国责任,也是地大物“薄”的客观现实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