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2011-01-21 10:48阅读:121

作者 : 千讯   来源 / 转载

字号

世界度假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国民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就会出现旅游观光需求;当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旅游观光需求向度假需求转变;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度假需求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目前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金。

在旅游行业,有一个最少要做到1:7的说法,即在通常的旅游项目中,游客每发生1块钱的门票消费,要至少能带动7块钱的其他消费。那么旅游产品做得越好,吸引的游客会越多,带动的其他消费也会越多,比如可能会上升到1:9,1:10。

行业专家分析表示,纵观目前国内几大度假板块,三亚2009年一年接待游客669.0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3.77亿元。在三亚,2010年伴随着酝酿8年的《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纲要》出炉,三亚因其绵长的海岸线,优雅而密集的港湾,以及宜人的气候,迅速升温为中国豪宅的狂欢之地。

而丽江一个仅有120万常住人口的地方,每年要接纳600万人次前来休闲度假,进而创造当地GDP中70%的旅游业年收入,再看度假物业方面,10年前丽江房价800元/平方米,而现在已突破20000元/平方米。

旅游产业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称之为主题观光型旅游;第二阶段称之为文化体验型旅游,这时的旅游地产就要融进文化体验,比如成都的宽窄巷子,给人一种全新的触觉感,更多来自人文、创意方面的包装,使得客户的消费实现重复,更多的人愿意反复流连于此;第三阶段称之为休闲度假型旅游,需要提升旅游经济,此时还要进行更多元性的开发。比如像达沃斯本是一个小城,但它通过发展高端酒店和会展来提升旅游经济,这种现象即被称之为多元化发展,满足了更为人性化的需要。

峨眉山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面对着机遇与挑战,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全球即将进入休闲时代,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国家,大批世界级旅游休闲度假平台涌现。

作为四川佼佼者的峨眉山区域,专家表示,峨眉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但配套不足的问题已经逐步暴露出来。从以往的数据来看,到峨眉山旅游的游客消费群体,人均消费却不到800元。峨眉山的旅游产业发展比较零散化,一直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虽然有少量的酒店、会议中心等,但都没有形成集群。度假物业在四川创造的产值非常低,这极不正常。这种现象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周边产业链配套还未完全跟上。

在此之前,峨眉山并没有叫响全国,这不得不说是一大“短板”。专家表示,最重要的原因是与产业链结构有关,当今世界旅游有两大主题,第一种是以文化观光为目的的观光旅游,第二种是休闲度假为目的的生态型旅游。而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一种已经明显过时,越来越多的人需要的是以休闲为目的旅游方式。

实际上从目前峨眉山的旅游产品结构来看,它还是一个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旅游主题缺乏。目前峨眉山景区除了温泉、滑雪、农家乐等项目外,再无其它可供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的项目,因此峨眉山的现状亟待改善。

放眼全世界,文化旅游会展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是现代城市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正是注重休闲度假和体验,实际上,很多现象已经直接反映在了我们的经济活动中。

四川有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号召力的旅游胜地,比如峨眉山就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佛光、朝佛、温泉、武术、养生、自然风光等题材都具有打造四川休闲度假名牌的实力,这样的传统旅游胜地就可以扮演好世界级休闲度假目的地的角色。业态创新、模式为王,在住宅地产经过10年的高速发展后,目前已经进入休闲度假地产时代。下个十年,将是休闲旅游地产繁荣的时代,目前正处于转折的前夜。

天津旅游地产市场发展分析

“十二五”期间,天津将新增旅游大项目30个。专家表示,2011年,天津市还将在滨海新区启动建设“中国旅游产业园”。至此,旅游地产将在年初政策的利好下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天津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驱导效应正在让“地产”的热门前缀不断异变,一波商业之后,又是一波旅游。旅游地产正作为国内消费主力军之一,似乎前途无量,或将成为继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之后的“第三驾马车”。

一提旅游地产,人们一定首先想到大型游乐场、温泉小镇、生态公园……殊不知文化的软实力应是渗透在人们休闲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建设旅游项目,文化是魂。没有文化的旅游地产是没有生命力的,开发商只有不断丰富旅游项目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打造出富有生命力、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预计到2015年,天津市旅游年收入预计将达3000亿元,入境旅游人次达370万,旅游外汇收入37亿美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150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开发企业将通过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业培育、重点项目建设,将天津建设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化宜居城市。

旅游地产的发展离不开资本注入,把旅游大项目转化为商品必须实现与资本对接。旅游地产是旅游与地产的联姻,资本与资源的对接。旅游地产是个大产业,大市场,做好资源的整合、开发,更好地吸引资金的流入,将拉动消费、拉动服务业。同时,大量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将会寻求与房地产业处于上升阶段的业态嫁接,实现双赢,共谋发展。

专家表示,旅游地产需要开发商有足够的“金刚钻”:用“旅游资源”推动相关产业集聚,再形成以“旅游产品”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效应,在此背景之下,才有相关“旅游地产”的真正土壤,才有地产价值的实现。旅游业与资源相结合,这个资源既需要天然的“地理、地源”资源,也需要人为策划并合理运营的专业化经营,形成“旅游地产品牌效应”之后,才有资源的相关产业辐射效应。

政策上开了绿灯,旅游地产品质更要做上去,文化资源上也要争口气。旅游地产是一片“蓝海”,其发展既有阻力,也有动力。对于开发商而言,最重要的是发展理念。旅游地产不仅仅只是带来GDP的一个载体,更加体现的是一种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与城市品位。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符号,也是一种投资价值的取向。要知道,搞旅游地产不光是盖房子,而是要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粗放型的开发模式是不可能取得长足发展的。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关于我们| 组织与团队| 产品与服务| 客户案例| 媒体合作| 寻求报道| 加入我们|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About Us

全国统一热线:400-650-6508 / 400-118-6508 / 400-835-6608 / 010-58769018 / 010-58769098

可行性研究/商业计划书专线:400-650-6508    IPO咨询专线:400-118-6508    产业园区咨询专线:400-835-660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5号世纪财富中心西座六层    邮编:100020

版权所有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12209号]

Copyright © 2002-2025 Qianinfo.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周日利律师    媒体合作:010-58769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