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于1988年4月建省,是我国最南的省份,是我国仅次于台湾岛的第二大岛,陆地面积以海南岛为主。环岛海岸线长1528公里,有大小海湾84个。沿海2公里以内的海岸带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到2009年底实际开发利用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约占海岸带土地总面积的7.3%。
海南的海岸带不仅有着绮丽的风光,同时,在近年来的开发中,树立了规划先行的理念,按照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思路,通过加强对海岸带利用的整体规划布局和立法保护,科学引导海南省海岸带等滨海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发展支撑。
海南海岸带资源丰富,目前开发不足10%
统计显示,海南岛的海岸线长1528公里,沿海2公里以内的海岸带土地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至202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规划为建设用地的沿海土地为440平方公里,占海岸带土地总面积的14%。至2009年底,实际开发利用面积约220平方公里,约占海岸带土地面积的7.3%。
而在这其中,海口至三亚东海岸岸线长575公里,沿海2公里以内的海岸带土地面积约1150平方公里。至2020年规划为建设用地的沿海土地面积为305公里。占东海岸沿海土地面积的26%。至2009年底,开发利用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仅占东海岸土地面积的13%。
海岸线总体划分四类型,七成作生态保护
海南省住建厅总规划师宋袆介绍,早在2006年4月,海南省政府批准实施《海南城乡总体规划》,就已经结合岸线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的要求,将海南省本岛1528公里海岸线划分为城镇生活岸线、生产岸线、风景旅游岸线和生态保护岸线等四大类型,其中70%为生态保护岸线。
宋袆介绍,海南省在规划三亚海棠湾、亚龙湾,陵水土福湾、清水湾、香水湾,万宁石梅湾、神州半岛,琼海博鳌特别规划区,文昌铜鼓岭、航天主题公园,乐东龙沐湾、龙栖湾、昌江棋子湾,临高县临高角,澄迈盈滨半岛等滨海旅游度假区中,其岸线主要以休闲度假为主的风景旅游岸线。规划区的海岸线长度总计约为180公里,其中规划开发的海岸线长度,占全省岸线总长度不足6%,而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海岸线还不足2%。
海南省通过对各类滨海资源区别对待,合理划分功能区,进一步保护了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促进了滨海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006年3月经国务院同意、由当时的建设部批准的《海南省城镇体系规划》中制定“海岸带旅游开发功能区划”,也明确了海岸带区域分类性质和主要功能布局,促进了海岸的保护和科学合理利用。
提高海岸线作为最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起草成员邓小刚介绍, “从全省的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来讲,我们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海岸带土地资源。”
《纲要》将海南的海岸带划分为六大功能区,把最宝贵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到最高、最好。如把滨海优质土地建设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酒店、宾馆、度假村以及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建设,这样就能使优质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