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着快发展、大跨越、争晋位的战略目标,以发展抓项目为重点,黑龙江双鸭山市全面启动了北大荒风光旅游区建设。
2009年共接待入境旅游者6.9万人次,同比增长16.2%,旅游创汇2315万美元,同比增长25.4%;接待国内旅游者203万人次,同比增长31%,国内旅游收入2.18亿元,同比增长32%;旅游总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31%,创出历史新高。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5月,全市实现接待入境游客3.4万人次,旅游创汇1130万美元,接待国内游客10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1亿元,旅游总收入1.8亿元。
双鸭山市为了实施科学规划,明确发展定位。他们委托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完成了《双鸭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还相继完成《宝清县旅游总体规划》、《友谊县旅游总体规划》,对《饶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并且相继完成对《安邦河湿地总体规划》、《双兴农业旅游示范点总体规划》、《东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等景区的专项规划。这一系列规划的出台,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旅游市场进行了科学的定位,并且明确了双鸭山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为双鸭山旅游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双鸭山市启动项目建设,打牢发展基础。该市紧紧抓住发展上项目这一重点,围绕抗联文化游、挹娄文化游、湿地生态游和饶河边境游四大旅游产品,全面启动了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东湖旅游文化度假区投资2000万元完成露天浴场建设; 雁窝岛湿地旅游区投资1800万元,完成了一期工程; 安邦河湿地公园投资700万元,完成了宣教馆的改造和荷花池栈桥栈道、东北民俗风情园和停车场建设; 七星峰森林公园投资700万元,启动了登山台阶、停车场建设。2010年还将投资近5亿元资金,重点实施乌苏里江观光带长寿岛景观石、挹娄文化风情园、友谊农机博览中心、安邦河湿地公园、东湖旅游度假区和北大荒民俗风情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用2—3年时间,使全市的旅游项目形成竣工一批、在建一批、拟上一批的发展格局。
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发展成果。双鸭山市组织开展了《旅行社条例》、《黑龙江省旅游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和旅行社年检、星级饭店复核工作;不断强化旅游安全管理,建立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和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开展了旅游安全专项检查活动,规范了市场秩序,优化了旅游发展环境。
培育产业要素,完善发展体系。双鸭山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6大要素,积极培育相关企业,不断完善产业体系。2009年以来新评定1家4星级饭店、3家旅行社,复核旅游定点用车单位6家。目前,全市共有星级饭店7家,旅行社8家,国家3A级景区4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旅游商品生产单位19家,基本形成了档次合理、服务优良、要件完备的旅游体系。
开展对外传播,搭建发展平台。成功策划举办了“北大荒湿地观鸟节”(市级)预演和第二届七星峰登山节、东湖消夏艺术节、挹娄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宣传,完成了北大荒湿地观鸟节网上域名注册及相关网站网页制作。推出并确立了“湿地之都、三江之旅”、“原真北大荒、挹娄古王城”和“北大荒之都”等双鸭山旅游主题形象。还开展了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黑龙江文化展示长廊”双鸭山展区布展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