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各大城市高星级酒店的入住率普遍偏低,房间的空置成为困扰酒店管理者的一大难题。对于未来,一些企业明显缺乏信心,因为入住率低,酒店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点评嘉宾: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戴斌
供过于求导致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状况,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酒店业也是其中之一。
我国的酒店业,尤其是高端酒店,其入住率一直有待提高。我国高星级酒店入住率基本在60%~65%,金融危机期间下降到50%,甚至有些地方下降到10%左右。从入住率来看,我国的高端酒店超过三分之一产能是过剩的,即便没有金融危机,这些企业一样会遇到危机。
目前,我国酒店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结构是错位的,特别表现在高端市场供给量增幅远远高于高端旅游需求的增幅。截至去年底,我国还有1700多家星级酒店在建设,投资信心持续高涨,二三线城市纷纷上马五星级酒店,甚至超五星级酒店。
上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我国的房地产企业进入酒店市场以后,积极开发城市休闲旅游房产复合体的结果,比如京西某大型项目,其建筑包括住宅、写字楼和酒店。另外,一些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必须上马五星级酒店,政府可以在土地、资金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这种情况表面上是双赢,但是这些产品进入市场以后,无疑会增加市场的总量。
由于经济不景气,一些酒店的扩张计划或延缓或暂停。目前这些企业应该关注能不能对现有存量进行整合重组,以期通过优化组合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共有16528家星级酒店,产业规模越来越大。相对于把整个产业做大,不如通过品牌集团化连锁的方式把企业规模做大。在这一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握中国老百姓大众化市场需求的发展,以此为方向,来培育我们自己的旅游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