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汽车就是今天的家电
常常有汽车业内人士生发感慨,中国家电业的今天就是汽车业的明天。这句话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汽车会像家电一样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庭,其二是由于过度竞争行业利润将逼近底线。
同样是金属加工产业,技术和市场结构性质相近,汽车业和家电业的可比性较强。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家电业发展的黄金期,产销量逐年攀上新高,消费者能以更低廉的价格买到冰箱、空调、电视等家电。然而,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而言,家电产业井喷式发展是以牺牲行业利润为巨大代价的。“一个行业是不是处在黄金期,广告是最好的晴雨表。”家电业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与2000年前相比,尽管中国家电销量仍在增长,但当年红火一时的广告却早已偃旗息鼓。最为关键的因素是,厂家在无休止的价格战面前疲于奔命,被迫在盈亏边缘艰难行走,再也没有财力进行广告宣传??现在消费者所能看到的一些家电广告,多数只是家电卖场的促销信息。
与家电业极其相似的是,汽车紧步家电后尘,逐步成为老百姓最为重要的消费品之一。并且,两者的价格总体一路下跌,即便是在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也依然不改跌势。唯一不同的是,经历了2000年以来的飞速发展之后,汽车业仍处于黄金期。在杭州的纸媒中,汽车广告占了20%左右的份额,是房产之后的第二大支柱。
越来越多的人士断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轨迹将沿着家电业的轨迹走下去。销量上升到一定阶段之后,行业利润空间因激烈的价格战而日益狭窄。这一过程中,汽车业将会像家电业一样,一些品牌因为实力不支而轰然倒下。从考量一个行业发展的宏观角度而言,这样的断言并非危言耸听。但是,汽车销售模式毕竟有别于家电,这种差异能否阻碍汽车业紧跟家电业亦步亦趋,也未可知。
同样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汽车业显然还是受到国家重点保护的。从今年6月1日起,抽油烟机、电热水器、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进口关税从10%下调至6%,而同期的汽车关税为25%,并且还将维持一段时间。此外,家电业销售主动权掌握在家电卖场等零售商手上,丧失了产品的最终定价权。与此完全相反的是,由于汽车实行品牌销售管理,汽车厂家对价格的话语权始终牢牢掌控。有了产品定价权,就意味着厂家可以自主确定利润空间,避免打破利润底线的恶性价格战。正是从这一角度而言,中国家电业的今天就是汽车业的明天,这个看似正确的命题,又增加了不确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