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业是广西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产业之一,涉及蔗农千家万户。2019年是广西糖业改革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加快推动糖业“二次创业”,广西继续深化糖业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取得良好成效。2018/2019年榨季,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160万亩,入榨量5471万吨,产糖量634万吨,农民种蔗收入283.42亿元,均实现三年连增。2019/2020年榨季,预计糖料蔗种植面积、产糖量与上榨季基本持平,农民种蔗收入稳中有升。
自2018年起,广西糖业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推动糖业“二次创业”,确保提高生产能力、保护蔗农权益、放开甘蔗市场、兼顾地方利益。为了积极稳妥推进蔗区管理改革,广西努力把握好三个关键点:一是有利于糖料蔗基地建设,二是有利于蔗农增收,三是有利于糖企做优做强。
在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广西于今年2月正式出台《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糖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聚焦降成本、增效益,破除老旧思想观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放开甘蔗市场,打破地域界限,防止“画地为牢”,通过订单建立利益联结、效益导向的新型农企关系,广西糖业发展形势进一步稳定。截至今年10月25日,2019/2020年榨季已签订备案订单合同44万份,涉及农户72万户,订单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9.74%,订单农业基本实现全覆盖。
通过推行“小块并大块”土地规模经营等措施,广西完成高产、高糖“双高”糖料蔗基地土地整治面积502.46万亩,“双高”基地单产及效益显著提高。经抽样测产,已建成的“双高”基地样本点平均亩产达7.15吨,平均蔗糖分达14.5%。推广应用深耕深松、病虫害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每亩单产提高1.5吨,增收750元以上。通过统一划定技术服务单位等措施,完成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面积1152万亩,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1150万亩划定任务,启动非“双高”基地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60万亩。
当前“双高”基地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为了确保在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广西糖业将加强建设后期管护,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机制,压实受益方的主体责任和县乡村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路网工程的后期管护,让糖料蔗基地长期发挥效益。同时,加强精细化生产,向科学精细管理要效益,加快非“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结合,建设一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创建更多全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提高糖料蔗生产机械化水平。
推进制糖企业战略重组,广西制糖企业集团由2016年的17家减少到目前的10家,形成6家年制糖能力超百万吨的企业集团,预计2019/2020年榨季6家企业集团的产业集中度将达到80%以上。淘汰落后产能,今年共淘汰1.4万吨。持续开展糖厂“对标定标追标”专项活动和“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白砂糖吨糖不含税销售成本同比下降141元。南宁糖业集团明阳糖厂“三化”改造后,年增经济效益3255.8万元。全产业链延伸初见成效,食糖精深加工产品接近20种,特色糖、甘蔗饮料、酵母等生产规模逐步扩大,蔗渣造纸逐步转向高附加值绿色环保餐具,蔗叶用于发电和生产饲料超过10万吨。
根据千讯咨询发布的《糖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显示,为了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健全完善糖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广西糖业找准结合点、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柳城甘蔗研究中心是一个县级研究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蔗产量,自主培育出桂柳05136优良品种,上榨季该品种种植面积达263.4万亩,占全区种植面积的22%。
广西糖业将继续围绕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科研人员跨部门、跨领域、跨地域组队协同创新,完善科研成果分享机制和产业化应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此外,广西糖业还将集聚国内外科研力量,进行甘蔗优良品种、甘蔗收获等关键技术集中攻关,加强涉糖涉蔗科研院所、科研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组建广西糖业发展研究院,全力提升糖业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
2018年以来,广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依托种蔗优势,大力推进蔗叶养牛产业扶贫新模式。该模式主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发挥基层党组织、村民经济组织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农民群众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养牛,收集蔗叶等农作物秸秆出售增加收入,为产业项目提供养殖劳动力和饲草料保障。
2019年6月,广西糖业发展办、崇左市人民政府联合中禾恒瑞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动蔗叶养牛产业扶贫项目,项目计划投资27亿元,建设周期3年,计划建成存栏5万头纯种安格斯能繁母牛和年出栏4.5万头育肥牛的规模。项目用地5000亩,涉及江州区、龙州县等6个县区。
目前,项目建设平稳推进,龙州县养殖场已开工建设,正在进行土地平整,第一批纯种安格斯种牛预计2020年3月底前进场;大新县已完成项目用地红线图,正在开展征地等工作;天等县已对项目用地进行核实确认等。项目建成后,可帮助6个县区约132万蔗农实现增收,并为下一步在全区全面推广蔗叶养牛产业扶贫模式提供经验借鉴。